【禁聞】紅二代劉源發文 暗批習近平個人獨裁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11日訊】曾經支持習近平的中共「紅二代」、劉少奇之子劉源藉著父親冥誕前夕發文,大談黨內民主,釋放出了不尋常的信號,有猜測認為劉源暗批習近平獨裁。

中共前上將劉源11月1日在「毛澤東思想研究」網站和雜誌刊登了紀念劉少奇冥誕的文章,作為「文化大革命」被打倒的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兒子,他藉著父親冥誕前夕發文,大談黨內民主,外界認為,有暗示習近平之意。

文章提到,劉少奇多次強調堅持中共的所謂「民主集中制」,「黨的領導是集體領導,不是個人領導。明確反對個人專制主義……」文章並提到鄧小平時期立規「不允許搞一言堂、家長制」「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等等。

旅美政治學者、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我覺得劉源其實早年那個東西,我也覺得是真的,因為後來你看我在講李克強我也講過,他們很多人以為要想改變中國,應該進入共產黨裡頭。但是後來到了共產黨裡,共產黨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就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24日是中共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冥誕125周年。11月6日晚,官方在北京音樂廳舉行了紀念音樂會。劉少奇之子劉源、女兒劉亭、毛澤東的外孫王效芝、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朱德的孫子朱和平少將和外孫劉建少將、陳毅之子陳昊蘇、華國鋒之子蘇斌、張雲逸大將之子張光東少將,東部戰區原陸軍司令員秦衛江中將等中共的「紅二代」現身。

這些軍中紅二代齊聚一堂,似乎想宣示他們的所有權,軍隊不是屬於某個領袖的。

王軍濤:「劉源在習近平要上位之前,他是支持薄熙來的。薄熙來在這個唱紅打黑之後,他還要進行政治改革,他準備要在那個地方搞直選,在重慶搞直選。曾慶紅是怕這個江山丟掉的,劉源這種人並不在乎,劉源當時他們還是主張軍隊國家化的。」

目前旅居美國的政治學者王軍濤表示,紅二代對習近平的態度也有幾種。

王軍濤:「我是幹部子弟出身的。幹部子弟有兩種,有本事的幹部子弟其實並不想搞政治,他們還是想做專業。沒有本事的幹部子弟,像習近平這樣的人就是沒本事的幹部子弟,他就靠老子的官,要繼承老子的官。其實我認識許多的這種幹部子弟,他們都是,如果他們有專業,他們很安心做專業,而且你知道他們看到父輩那種在政治中間你爭我奪的那種慘痛經歷,不想搞政治,都討厭政治。」

文章中特意提及的1962年1月召開的七千人大會。當年,在中共人為製造的三年大饑荒、造成幾千萬人死亡後,毛澤東的威信大幅降低,各地高官、黨員對中共中央深為不滿。劉源在文章中語帶雙關,指向的習近平的個人獨斷。

流亡海外的中國青年林養正 :「其實現在中國共產黨就已經是屬於一個習家黨了,他雖然說在外交以及經濟政治這些領域都是小學生的水平,但是我覺得他唯獨就是在權鬥這一塊是很拿手的,把跟他不同的反對力量的人都被壓制住了。」

前中共總理李克強突然去世,至今疑點重重,《財新》雜誌6日的社論,借李克強之口說出的「長江黃河不會倒流」,對今天的改革提出帶有全局性的追問與反思,希望能與社會積怨形成共振。

林養正 :「現在就是團派的被打壓得最厲害,連李克強這麼知名的,剛死不久的前總理都被害死了,在這種情況下,肯定黨內也是有一些的不同意見,肯定也是人人自危的。」

時事評論人士章天亮表示,對於很多中共官僚來說,他們更在意的是自己個人的利益,假如說中共江山要完了,他們如果能轉身就跑,還能夠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但是對於紅二代來說,如果真的丟了江山,對他們來說會如喪考妣。如果他們認為習近平這麼折騰下去會丟了江山,他們恐怕會聯合採取行動的。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分享:

相關文章

【禁聞】又畫大餅?北京上海突然「大尺度開放」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昔日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中共最近又試圖讓上海,對接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並在北京搞所謂的「大力度開放」。但評論人士認為,這些口號型的措施,很可能淪為當局畫的又一張大餅。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12月8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實行所謂的「制度型開放」,以對接一些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 中共一直試圖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國際貿易協定。但是這些協定都對貿易自由化有著很高的門檻,中共難以達到。例如,CPTPP禁止向國有企業提供損害競爭的補貼等,但近幾年中共一直在搞國進民退。CPTPP要求各方允許業務上的電子數據跨境傳輸,而中共通過《數據安全法》,嚴格限制企業將數據帶出中國。 為了對接這些高要求,這次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中試點的具體改革措施包括七個方面,80項措施。其中當局將「加快服務貿易擴大開放」放在7方面措施之首,提出要推動金融、電信等重點領域高水平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支持跨國公司設立資金管理中心等。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分析,這顯示中國經濟面臨崩潰,黨內有呼聲希望拼經濟。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中國這種體制是一人獨裁,它即使有那個希望搞經濟的呼聲,它始終無法主導發展方向。中國主導發展方向那就是習近平,他就是要回到毛澤東那種獨裁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不得不顧及救經濟,如果你轉得太快,你翻車了,那經濟崩盤了,也不利於他的目標的實現。但是呢,你要明白他的那個實質,他和他的口號是完全背離的。」 其餘幾方面的改革措施,也都主要涉及經濟管理具體環節,並沒有涉及相關政治體制的改革。 諷刺的是,由於中共政治干預過多,原本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現在中共又試圖讓上海對接國際高標準。 梁少華律師:「要對標那個國際標準,它可以就首先把香港整個劃出去,然後民主化。然後中共退出上海,然後民選政府,然後讓專家來主導經濟政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呀。如果是上海有絲毫的獨立性,當時那個新冠大清零的時候,就不可能讓上海去封城。在這種中共體制之下,沒有任何一個可能與國際社會接軌,所謂高標準對接的一個可能性。」 除了上海,北京也在11月下旬出台了服務業擴大開放方案2.0版,涉及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被黨媒稱為「大尺度開放」。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指出,中共只是在上海、北京這兩個它能夠控制的地方放點權,沒有什麼意義。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不可能真的改革。因為在政治上他是嚴格的控制,而且在政治上是越來越收緊,把所謂的政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只要有這一條,你其他的都是沒有意義的。所謂的那些行業方面的,經濟領域,你所謂的推動一些所謂的措施、改革措施,對外企業來說,一個《反間諜法》基本上就把大家都嚇回去了。」 今年外資撤離中國的速度前所未有,而國內的生產和消費都持續低迷,中共當局此前已經出台一系列措施提振民企信心,刺激消費,也幾次喊話聲稱要高質量開放,但至今沒看到效果。 蔡慎坤:「民營企業家沒有信心,這個外資或者是外國政府對中國也不可能再有信任,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趨勢。更大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沒有政治體制改革,我覺得任何經濟開放或者是改革,實際上都不足以取信於民,也不足以使現在低迷的經濟能夠恢復過來。」 旅美上海企業家胡力任表示,跟中國十個企業家聊天,大家都不看好,房地產在上海最起碼跌了30%,現在企業家都想移民,因此他認為所謂的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型開放,又是當局畫的一張大餅而已。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閱讀更多

【中國一分鐘】中方竊聽?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下面請看中國一分鐘新聞簡訊。 中方竊聽? 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程 結束歐中峰會首日議程後,歐中峰會的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提早離開中國返歐,主要原因在於,匈牙利總理奧班威脅要阻撓歐盟領袖峰會,而米歇爾在北京沒有不會遭到中共竊聽的安全線路,可以跟歐盟領袖通話。 籲股民不要入市 大陸知名金融專家遭全網禁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衰退,中共當局逐步加強管控互聯網。近日,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因公開提到中國的資本市場相關制度還不完善,呼籲股民現在不要入市,而突然遭全網禁言。 武漢八房企推出無理由退房活動 民眾質疑 武漢八家房企日前推出了「30天無理由退房」活動,但僅限於活動期間的購房者。而參與該項活動的都是武漢當地國企房企,沒有一家民企參與。反而引發民眾質疑表示,「說不定30天內就跑路了,你找誰去?」「現在房地產開發商與銀行聯手做套…」 新唐人亞太電視整理報導

閱讀更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