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11日訊】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策略引發全球緊張。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通話中,呼籲歐盟和中共加強合作,擴大開放,而馮德萊恩則表達了對大量中國商品湧入歐洲的擔心。專家表示,歐盟不可能再繼續接受中共大量的產品傾銷。
李強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4月8日通話,他抨擊美國關稅,呼籲歐盟和中共「加強溝通協調,擴大相互開放」,還稱中共將和包括歐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加強合作。
馮德萊恩則呼籲中共避免與美國升級關稅戰,她表示穩定對世界經濟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國加關稅後,大量中國產品湧入歐盟市場的擔憂。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表示,目前情勢下,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管道減少,中共被迫尋求其它市場。所以李強一方面想通過批評美國,來獲取同樣受「對等關稅」影響的歐盟的認同,另一方面,也是在探尋把中國商品轉移到歐盟的可能性。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如果這些產品本來就歐盟需求的,能夠這樣跟中國低關稅互動,當然歐盟可以得利。但如果說轉移到歐盟之後,川普發覺關稅提高,沒有辦法達到打擊中國或制裁中國的目的,反而是歐盟去承接了這樣的利益,當然,歐盟可能會面臨來自川普的懲罰。更何況歐盟,本來川普就已經給它懲罰性的措施,而且,歐盟是採取配合性的,要跟美國談判。所以我不認為,即使可能有一點點經濟的利益,歐盟會全盤接受中國的產品。」
沈明室特別指出,「中歐投資協定」在幾年前就已經被歐盟叫停,如今也不太可能因為美國提高關稅而恢復。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表示,中共想要進軍歐洲市場,但歐洲沒辦法消化那麼多,因此一定會抵抗。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這個抵抗的結果,又會帶來歐中關係的惡化。將來,歐洲還是會站隊美國這邊。歐洲是在美國的軍事看管之下,不可能跟美國唱反調。」
吳嘉隆說,歐洲消化不了中共傾銷的商品,所以一定會設置關稅貿易壁壘。
吳嘉隆:「中國是從一開頭經濟戰略就錯了,它的經濟戰略就是能夠上手的產業過度投資,然後產能過剩,然後殺價競爭,對外傾銷,當然就引來保護主義抬頭,跟別人有貿易摩擦。整套的東西邏輯展開早就有了,它硬要這樣做,逼別人反擊。歐洲哪有可能消化那麼多東西?不可能。所以歐洲一定會設法擋下來。」
近年來,中歐關係並不融洽。歐洲經常嚴厲批評中國產能過剩,並向全球市場傾銷人為壓價的商品。
沈明室:「中歐關係,目前就是因為區域安全或者是中國擴張的關係,本來就是有問題的。另外就是俄烏戰爭,中國潛在的支持俄羅斯,所以也並沒有很好。現在加上美中之間的貿易戰,我覺得沒有理由說,歐盟現在要改善跟中國的關係,然後得罪川普。我覺得不會改善,頂多維持現狀。」
上週,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對等關稅」計劃,其中包括對所有中國產品在原有基礎上再加34%關稅。對此中共方面迅速做出一系列報復措施。
9日,中共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稅率提高至84%,歐盟則批准對約210億歐元(232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徵25%關稅。
北京時間10日凌晨,川普再度宣布各國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為期90天,但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則提高至125%。
法國央行行長對此舉表示歡迎,稱這是「經濟理性的迴歸」。
而中共商務部則報導了部長王文濤與歐盟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視頻對話的舊聞作為回應。這次談話和李強、馮德萊恩的會談在同一天進行,卻在川普加關稅後,時隔兩天被拿出來炒作成「中方願與歐方相向而行」。
編輯/王子琦 採訪/易如 後製/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