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27日訊】連日來,「800哥」一詞火爆大陸網絡。事件源於上週發生在四川的一起嚴重火災,一名底層員工因為800塊的薪水,一怒之下放火燒了紡織廠,大火燒了兩天兩夜才被撲滅,損失慘重。這起悲劇還讓「黃巢」成為大陸網絡敏感詞。
視頻拍攝者:「到底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才會讓一個只有27歲的年輕人,敢一把火點了一個價值幾個億的紡織公司。」
今年5月20日,位於四川宜賓屏山縣的錦裕紡織廠發生嚴重火災。一名27歲文姓員工因被拖欠800元工資,多次討薪無果,一怒之下一把火點燃了工廠車間。網傳視頻顯示,滾滾黑煙遮天蔽日,場面驚悚。熊熊大火持續了約37個小時,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文某當即被警方刑拘。事後,警察抓捕三名所謂「造謠者」。但網民嘲諷,公安通報已自證「剋扣800元」。
事件迅速在網上發酵,連日來,「800哥」一詞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搜詞,同時引發社會對勞工權益、社會公平與法治保障的廣泛討論。
許多網民表達了對文某的同情和理解。認為其行為雖然極端,但反應了底層勞動者討薪難的現實困境。
有網民說,一把火燒出打工人的辛酸。還有網民嘲諷,工人討要薪水被官員稱為惡意討薪,那麼工廠欠薪為何不說是惡意欠薪呢?因為法律保護當權者利益。更有網民將800哥與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相提並論。
不過,也有部分人認為,縱火行為違法又危險,不應被過度美化,應該依法懲處。
有學者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指出,紡織廠被燒事件反應出當下勞資關係中存在的矛盾已相當突出。當憤怒無法被傾聽、權利得不到保障時,極端行為便可能成為最壞的「溝通」。
學者強調,制度修復是根本出路,只有具備傾聽老百姓聲音的社會機制,才能避免更多800元悲劇的發生。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傅羽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