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18日訊】新竹市陽光國小,5月份進行首度國際教育,帶領五、六年級的學生,到日本千葉縣進行文化交流見學。他們以台灣的布袋戲與日本的紙芝居(街頭說書),展開台日文化交流。返台後,也舉行成果展,一起去看看。
唱著日本童謠,演出台灣的布袋戲。新竹市陽光國小第一次國際見學之旅,師生們歷經半年的前導課程與準備,利用家中閒置的布袋,加上空瓶子和黏土,小朋友們透過自己手工製作的布袋戲偶,來介紹陽光國小與新竹九降風、柿餅,台灣的特色和文化。
新竹市陽光國小美感教學老師彭雅琪:「其實這很像一個全民運動,就是小朋友從這些環保材質中學會設計,然後家長也一起投入,然後主任還有其他的老師,大家一起協力幫忙下,然後就完成了這個非常,就是很努力的作品。」
輕輕打開木箱子,這就是早期在日本盛行的「紙芝居」街頭說書,跟台灣的布袋戲說故事很類似,陽光國小學生,也將這日本傳統的文化,帶回學校跟學弟妹分享。
新竹市陽光國小教務主任吳皎如:「希望小孩就是藉著兩種文化說故事的方式,在故事裡互相遇見,然後互相理解。」
新竹市陽光國小學生:「我覺得很開心,就是可以去體驗到其他不同國家的文化,就是可以感受到他的中間的差異,然後像是日本人他們都很禮貌,然後就會想要跟他們學習。」
新竹市陽光國小學生:「學習到一些關於布袋戲,就是知道原來它的結構是長怎麼樣,然後同時也了解到日本的紙芝居。」
新竹市陽光國小學生:「如果意見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會參考別人的方法加上自己的想法,就是創作出一個另外一種新的想法,讓大家都能接受。」
除了操演布袋戲,也跟日本學生一起上課、玩遊戲、一起做打掃工作。新竹市議員蔡惠婷作為同行的隨隊觀察員,她表示,看到孩子們學到生活教育的落實與團隊合作精神。
新竹市議員蔡惠婷:「不只是這五天的旅行,而是半年的課程計劃,讓孩子去學習語言、文化還有操偶、藝術部份。我覺得對孩子的影響跟成長是非常棒的。」
新竹市陽光國小校長謝佳曄:「希望孩子能夠把日本見學所學會的這個,不管是禮貌、秩序,還是與人合作等等的一個部份,都能夠帶回來實際的融入生活之中,並且也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們,當成一個小小的種子,慢慢的擴散這樣的一個國際教育的效益。」
五天豐富的國際教育之旅,也帶回許多日本童玩,羽子板、劍玉、達摩、彈珠等等,讓全校師生、家長,都有機會體驗童趣和日本的傳統文化。
新唐人亞太電視林秋霞台灣新竹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