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威懾 美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前往以色列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0月17日訊】為防止以巴衝突進一步擴張,五角大樓正在為向以色列部署軍隊做好潛在準備。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目前正「前往以色列附近海域」。

一位熟悉派兵計劃的國防官員週一(10月16日)告訴Military.com,第26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MEU)上週突然結束了在科威特的預定訓練,現在在去以色列附近海域的途中。這位官員表示,MEU有能力執行兩棲作戰和危機應對等任務。

該行動正值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下令向以色列地區增加軍事能力之際。五角大樓過去幾天宣布了一系列部署和態勢調整,這些舉措將美國在地中海的存在加強到了自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的最高水平。

國防部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有關美軍可能參與戰鬥的暗示,當被問及這樣做的法律權限時,五角大樓發言人薩布麗娜·辛格(Sabrina Singh)16日表示,這是總統拜登面對的問題,軍方的目標是「嚴格發揮威懾作用」。

辛格告訴記者,軍事人員在以色列的任何存在都是就「人質解救工作提供建議和諮詢」,「如果以色列發動地面入侵······他們將參與解救人質······當然我們將為他們提供情報」。

MEU分布在三艘海軍艦艇上:巴丹號兩棲突擊艦(USS Bataan)、梅薩維德號兩棲船塢運輸艦(USS Mesa Verde)和卡特霍爾號船塢登陸艦(USS Carter Hall)。這三艘艦艇將加入福特號航母打擊群,該打擊群由一艘航空母艦、四艘驅逐艦和一艘巡洋艦組成。

迄今為止,美國對衝突的反應一直集中在增加威懾和提供武器彈藥上,五角大樓對於特種作戰部隊是否會超越提供建議和諮詢範圍的可能性守口如瓶。上週,F-15E攻擊鷹戰鬥機以及A-10雷電二式攻擊機(A-10 Thunderbolt II)已抵達中東。

多位國防官員告訴CNN,15日晚間,國防部長奧斯汀下令約2000名士兵為可能部署到以色列做好準備,以幫助完成醫療和後勤支持等任務。

官員們表示,總的來說,這些舉措旨在防止更廣泛的地區戰爭。他們強調,美國沒有計劃派遣美國軍隊參與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戰爭。

第26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最近幾週駐紮在科威特附近,作為在那裡舉行的預定演習的一部分。但該部隊發言人安吉麗卡·懷特(Angelica White)上尉上週告訴《海軍陸戰隊時報》,「由於出現新情況」,該部隊提前離開。

海軍陸戰隊中央司令部發言人喬·賴特(Joe Wright)上尉告訴Military.com,考慮到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衝突,結束這次演習是「保持戰備和警戒的謹慎措施」。目前還不清楚他們何時抵達以色列海域。

據該部隊網站稱,第26 MEU在經過為期九個月的部署前訓練計劃後,於7月被重新指定為「具有特種作戰能力」,這是十多年來MEU首次獲得該認證。

不要將第26 MEU與海軍陸戰隊特種作戰司令部(MARSOC)混淆,後者是特種作戰司令部內的軍種單位。

今年4月第26 MEU指揮官丹尼斯·桑普森(Dennis Sampson)上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來自海軍特種作戰部隊或海軍陸戰隊特種作戰司令部的特種作戰人員能夠融入該部隊並作為一個整體作戰。

桑普森表示:「他們可以支持我們,我們也可以支持他們,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支持一項使命。」

(記者李昭希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分享:

相關文章

【禁聞】又畫大餅?北京上海突然「大尺度開放」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昔日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中共最近又試圖讓上海,對接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並在北京搞所謂的「大力度開放」。但評論人士認為,這些口號型的措施,很可能淪為當局畫的又一張大餅。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12月8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實行所謂的「制度型開放」,以對接一些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 中共一直試圖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國際貿易協定。但是這些協定都對貿易自由化有著很高的門檻,中共難以達到。例如,CPTPP禁止向國有企業提供損害競爭的補貼等,但近幾年中共一直在搞國進民退。CPTPP要求各方允許業務上的電子數據跨境傳輸,而中共通過《數據安全法》,嚴格限制企業將數據帶出中國。 為了對接這些高要求,這次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中試點的具體改革措施包括七個方面,80項措施。其中當局將「加快服務貿易擴大開放」放在7方面措施之首,提出要推動金融、電信等重點領域高水平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支持跨國公司設立資金管理中心等。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分析,這顯示中國經濟面臨崩潰,黨內有呼聲希望拼經濟。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中國這種體制是一人獨裁,它即使有那個希望搞經濟的呼聲,它始終無法主導發展方向。中國主導發展方向那就是習近平,他就是要回到毛澤東那種獨裁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不得不顧及救經濟,如果你轉得太快,你翻車了,那經濟崩盤了,也不利於他的目標的實現。但是呢,你要明白他的那個實質,他和他的口號是完全背離的。」 其餘幾方面的改革措施,也都主要涉及經濟管理具體環節,並沒有涉及相關政治體制的改革。 諷刺的是,由於中共政治干預過多,原本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現在中共又試圖讓上海對接國際高標準。 梁少華律師:「要對標那個國際標準,它可以就首先把香港整個劃出去,然後民主化。然後中共退出上海,然後民選政府,然後讓專家來主導經濟政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呀。如果是上海有絲毫的獨立性,當時那個新冠大清零的時候,就不可能讓上海去封城。在這種中共體制之下,沒有任何一個可能與國際社會接軌,所謂高標準對接的一個可能性。」 除了上海,北京也在11月下旬出台了服務業擴大開放方案2.0版,涉及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被黨媒稱為「大尺度開放」。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指出,中共只是在上海、北京這兩個它能夠控制的地方放點權,沒有什麼意義。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不可能真的改革。因為在政治上他是嚴格的控制,而且在政治上是越來越收緊,把所謂的政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只要有這一條,你其他的都是沒有意義的。所謂的那些行業方面的,經濟領域,你所謂的推動一些所謂的措施、改革措施,對外企業來說,一個《反間諜法》基本上就把大家都嚇回去了。」 今年外資撤離中國的速度前所未有,而國內的生產和消費都持續低迷,中共當局此前已經出台一系列措施提振民企信心,刺激消費,也幾次喊話聲稱要高質量開放,但至今沒看到效果。 蔡慎坤:「民營企業家沒有信心,這個外資或者是外國政府對中國也不可能再有信任,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趨勢。更大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沒有政治體制改革,我覺得任何經濟開放或者是改革,實際上都不足以取信於民,也不足以使現在低迷的經濟能夠恢復過來。」 旅美上海企業家胡力任表示,跟中國十個企業家聊天,大家都不看好,房地產在上海最起碼跌了30%,現在企業家都想移民,因此他認為所謂的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型開放,又是當局畫的一張大餅而已。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閱讀更多

【中國一分鐘】中方竊聽?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下面請看中國一分鐘新聞簡訊。 中方竊聽? 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程 結束歐中峰會首日議程後,歐中峰會的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提早離開中國返歐,主要原因在於,匈牙利總理奧班威脅要阻撓歐盟領袖峰會,而米歇爾在北京沒有不會遭到中共竊聽的安全線路,可以跟歐盟領袖通話。 籲股民不要入市 大陸知名金融專家遭全網禁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衰退,中共當局逐步加強管控互聯網。近日,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因公開提到中國的資本市場相關制度還不完善,呼籲股民現在不要入市,而突然遭全網禁言。 武漢八房企推出無理由退房活動 民眾質疑 武漢八家房企日前推出了「30天無理由退房」活動,但僅限於活動期間的購房者。而參與該項活動的都是武漢當地國企房企,沒有一家民企參與。反而引發民眾質疑表示,「說不定30天內就跑路了,你找誰去?」「現在房地產開發商與銀行聯手做套…」 新唐人亞太電視整理報導

閱讀更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