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玉露催菊開 八方遊客觀花來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05日訊】秋風颯颯,寒花已盡,唯有菊花凌霜綻放,帶來一片盎然的秋色。一起到位於美國賓州的長木公園,欣賞菊花展

金秋時節,美國長木公園菊花展如約而至,在溫室內,菊花盈枝,竟綻芳菲,菊香沁脾,菊韻醉人!

今年共展出九千盆不同種類的菊花,主要有:一株千花的大立菊、一株一花的獨本菊、一株多花的多頭菊及形態各異的菊藝造型

當遊客步入展廳的入口處時,映入眼帘的是一盆璀璨奪目的大立菊:「滿樹繁花獨一枝」,一根植株竟開出1300朵花,朵朵嬌艷欲滴,被裱紮在半園型的鐵架上,花團錦簇,布列整齊,堪稱佳品,為這期花展的花魁,遊客為之驚嘆不已!

長木公園傳媒部經理喬丹•科爾:「我們培育了13個不同種類的菊花,在溫室內,遊客可以欣賞到多種不同種類的菊藝造型,環繞在遊客身邊的是色彩繽紛的菊花,有深紅色,黃色及白色等。」

「問渠哪得清流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據史料記載,大立菊的栽培技術及裱扎方法,始於中國的唐朝,宋朝是全盛期,它的栽培技術十分的複雜,大約需要經過:選種、嫁接、摘心、抹牙、剝蕾、綁紮及整形等過程,生長期長達12個月。大約在二十世紀初,當第一盆大立菊栽培成功,在長木公園展出時,一時萬人空巷,人們競相觀賞這株來自中國的奇葩。回顧歷史,令員工倍感自豪!

一支支「墨荷」立於綠葉叢中,紅中帶紫,紫中透黑,花芯厚實,花瓣如絲。據瞭解,此種顏色的花朵在栽培的過程中極易被太陽灼傷,技術含量高,產量稀少,屬花中極品。

「烈烈旌旗燦如霞」,這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帥旗」,花朵碩大,正面株紅,背面泥金,盛花時,遠遠望去,其花瓣猶如帥旗的流蘇迎風起舞。數量極少,屬花中精品。

橙黃相映,花瓣向四周申展,末端捲曲,如夜空綻放的禮花,此花名為煙花菊,今年,還展出金色煙花菊,朵朵郁金黃,光彩耀眼,引得無數的遊客駐足拍照。

舌瓣牡丹花型,花瓣如雀舌,花型如牡丹,色如紫玉,花姿優雅,花香清淡,與地面成片的單辦小型菊花相呼映,盡顯菊韻的嫻美。

舌瓣球型菊,植株高約兩米,花的直徑約28厘米,屬巨型菊,中國人稱為「蒂王菊」。相傳在中國古代,一般栽種在皇家園林及皇親國戚的庭園之中,屬皇家專屬品種。如今在異國他鄉見到如此美麗的巨型菊,令中國人激動不已!

今年還展出了多種小型菊花,小巧玲瓏,色彩繽紛,花型奇特,花香沁脾。其中以紫色的向日葵型和殷紅色的芍藥型最具特色,猶如一幅幅丹青畫,吸引著眾多的目光,人們無不稱讚園藝師的匠心獨運。

「菊藝造型」是栽培技術與園藝藝術的結合,徜徉在園中,人們可以觀賞到各種獨具特色的菊藝造型,富有東方文化內涵的浮雲造型和扇形,充滿西方審美情趣的球型及螺旋型,還有長木公園園藝師獨創的窗簾造型,真是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長木公園的菊花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精湛的栽培技術和獨特的園藝設計,打造出一場場花藝盛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

新唐人電視臺記者鷺青長木公園報導

分享:

相關文章

【禁聞】又畫大餅?北京上海突然「大尺度開放」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昔日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中共最近又試圖讓上海,對接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並在北京搞所謂的「大力度開放」。但評論人士認為,這些口號型的措施,很可能淪為當局畫的又一張大餅。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12月8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實行所謂的「制度型開放」,以對接一些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 中共一直試圖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國際貿易協定。但是這些協定都對貿易自由化有著很高的門檻,中共難以達到。例如,CPTPP禁止向國有企業提供損害競爭的補貼等,但近幾年中共一直在搞國進民退。CPTPP要求各方允許業務上的電子數據跨境傳輸,而中共通過《數據安全法》,嚴格限制企業將數據帶出中國。 為了對接這些高要求,這次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中試點的具體改革措施包括七個方面,80項措施。其中當局將「加快服務貿易擴大開放」放在7方面措施之首,提出要推動金融、電信等重點領域高水平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支持跨國公司設立資金管理中心等。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分析,這顯示中國經濟面臨崩潰,黨內有呼聲希望拼經濟。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中國這種體制是一人獨裁,它即使有那個希望搞經濟的呼聲,它始終無法主導發展方向。中國主導發展方向那就是習近平,他就是要回到毛澤東那種獨裁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不得不顧及救經濟,如果你轉得太快,你翻車了,那經濟崩盤了,也不利於他的目標的實現。但是呢,你要明白他的那個實質,他和他的口號是完全背離的。」 其餘幾方面的改革措施,也都主要涉及經濟管理具體環節,並沒有涉及相關政治體制的改革。 諷刺的是,由於中共政治干預過多,原本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現在中共又試圖讓上海對接國際高標準。 梁少華律師:「要對標那個國際標準,它可以就首先把香港整個劃出去,然後民主化。然後中共退出上海,然後民選政府,然後讓專家來主導經濟政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呀。如果是上海有絲毫的獨立性,當時那個新冠大清零的時候,就不可能讓上海去封城。在這種中共體制之下,沒有任何一個可能與國際社會接軌,所謂高標準對接的一個可能性。」 除了上海,北京也在11月下旬出台了服務業擴大開放方案2.0版,涉及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被黨媒稱為「大尺度開放」。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指出,中共只是在上海、北京這兩個它能夠控制的地方放點權,沒有什麼意義。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不可能真的改革。因為在政治上他是嚴格的控制,而且在政治上是越來越收緊,把所謂的政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只要有這一條,你其他的都是沒有意義的。所謂的那些行業方面的,經濟領域,你所謂的推動一些所謂的措施、改革措施,對外企業來說,一個《反間諜法》基本上就把大家都嚇回去了。」 今年外資撤離中國的速度前所未有,而國內的生產和消費都持續低迷,中共當局此前已經出台一系列措施提振民企信心,刺激消費,也幾次喊話聲稱要高質量開放,但至今沒看到效果。 蔡慎坤:「民營企業家沒有信心,這個外資或者是外國政府對中國也不可能再有信任,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趨勢。更大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沒有政治體制改革,我覺得任何經濟開放或者是改革,實際上都不足以取信於民,也不足以使現在低迷的經濟能夠恢復過來。」 旅美上海企業家胡力任表示,跟中國十個企業家聊天,大家都不看好,房地產在上海最起碼跌了30%,現在企業家都想移民,因此他認為所謂的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型開放,又是當局畫的一張大餅而已。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閱讀更多

【中國一分鐘】中方竊聽?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下面請看中國一分鐘新聞簡訊。 中方竊聽? 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程 結束歐中峰會首日議程後,歐中峰會的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提早離開中國返歐,主要原因在於,匈牙利總理奧班威脅要阻撓歐盟領袖峰會,而米歇爾在北京沒有不會遭到中共竊聽的安全線路,可以跟歐盟領袖通話。 籲股民不要入市 大陸知名金融專家遭全網禁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衰退,中共當局逐步加強管控互聯網。近日,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因公開提到中國的資本市場相關制度還不完善,呼籲股民現在不要入市,而突然遭全網禁言。 武漢八房企推出無理由退房活動 民眾質疑 武漢八家房企日前推出了「30天無理由退房」活動,但僅限於活動期間的購房者。而參與該項活動的都是武漢當地國企房企,沒有一家民企參與。反而引發民眾質疑表示,「說不定30天內就跑路了,你找誰去?」「現在房地產開發商與銀行聯手做套…」 新唐人亞太電視整理報導

閱讀更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