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張又俠突訪俄羅斯 習近平想一箭雙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09日訊】週四(11月9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突然到訪俄羅斯與普京會面,引發關注。分析認為,這是習近平在與拜登會面前有意做出的動作,釋放多重信號。

11月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國防部長紹伊古在莫斯科與張又俠舉行會晤。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然,我們在軍事和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和接觸,正變的越來越重要。」

紹伊古與張又俠剛剛在北京香山論壇上見過面,僅過了一週,張又俠突訪俄羅斯,專家認為,與習近平即將會見美國總統拜登有關。

時事評論員王赫:「因為習近平馬上要去美國。他們會談一些戰略穩定的問題。中美之間多年以來第一次召開了核軍控會談,雙方不一定能達成協議,但是中美這個接觸本身會對俄羅斯造成很大的壓力。中共就採取了一個平衡政策。在習近平跟拜登會談之前,派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跟俄羅斯做個溝通,免得俄羅斯這方面做過多的猜想,影響中俄之間的合作。那麼中共的目的是在中美俄這個大三角中保持有力的地位。」

美國知名軍事博主馬克:「美中進行了核軍控這個談判,我想中共會向俄羅斯通報這次核軍控的一些情況。這種談判當然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但是中俄之間應該會進行溝通。同時俄國深陷俄烏戰場,所以說他想獲得中共更多的支援。中共可能藉此機會想要獲得一些俄國的一些軍事技術。」

普京:「美國正越來越多地吸引所有盟國在亞太地區製造緊張局勢,試圖在那裡建立新的軍事政治聯盟。」

除了安撫俄羅斯,有分析認為,習近平還有可能通過普京來增加籌碼,施壓拜登做出讓步。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其實也是給習近平和拜登會面的時候提高這個籌碼。就是你美國必須在一部分的地方要讓步,無論你是在南海讓步,還是在經濟制裁方面讓步,對於習近平來說也許都可以,但是他需要美國有一部分的讓步。那麼對於美國來說呢,當然他要穩定和中共之間的關係。也許他也會考慮在某些地方給出一些小的讓步。這是完全可能的,這個其實就是中共的那個政治在起作用。」

而張又俠此次出訪俄羅斯,也令外界再次聚焦他是否會被習近平任命為新的國防部長。在此之前,中共軍方高層今年兩次出訪俄羅斯,都由前中共防長李尚福親自帶隊。

但有觀點認為,張又俠出任國防部長的可能性並不大。

王赫:「習近平他用人是寧缺勿濫,他不信任這個人,哪怕是這個職位空著,他都不要搞一個人上來。張又俠本身年紀已經70多歲了,所以他兼任國防部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本月16日,東協防長擴大會議將在雅加達舉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明確提出,希望屆時能與中共國防部長會晤。但專家相信,習近平不會因此而任命一位國防部長。

王赫:「習近平在這塊上是非常謹慎又謹慎,他不怕笑話,他不怕出醜,這個職位我就給他空著了,一直到他認為心目中合適的人出來。」「所以從這裡面目前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第一習近平的猜忌心很重,第二習近平朝中無人。」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唐睿採訪報導

分享:

相關文章

【禁聞】又畫大餅?北京上海突然「大尺度開放」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昔日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中共最近又試圖讓上海,對接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並在北京搞所謂的「大力度開放」。但評論人士認為,這些口號型的措施,很可能淪為當局畫的又一張大餅。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12月8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實行所謂的「制度型開放」,以對接一些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 中共一直試圖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國際貿易協定。但是這些協定都對貿易自由化有著很高的門檻,中共難以達到。例如,CPTPP禁止向國有企業提供損害競爭的補貼等,但近幾年中共一直在搞國進民退。CPTPP要求各方允許業務上的電子數據跨境傳輸,而中共通過《數據安全法》,嚴格限制企業將數據帶出中國。 為了對接這些高要求,這次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中試點的具體改革措施包括七個方面,80項措施。其中當局將「加快服務貿易擴大開放」放在7方面措施之首,提出要推動金融、電信等重點領域高水平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支持跨國公司設立資金管理中心等。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分析,這顯示中國經濟面臨崩潰,黨內有呼聲希望拼經濟。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中國這種體制是一人獨裁,它即使有那個希望搞經濟的呼聲,它始終無法主導發展方向。中國主導發展方向那就是習近平,他就是要回到毛澤東那種獨裁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不得不顧及救經濟,如果你轉得太快,你翻車了,那經濟崩盤了,也不利於他的目標的實現。但是呢,你要明白他的那個實質,他和他的口號是完全背離的。」 其餘幾方面的改革措施,也都主要涉及經濟管理具體環節,並沒有涉及相關政治體制的改革。 諷刺的是,由於中共政治干預過多,原本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現在中共又試圖讓上海對接國際高標準。 梁少華律師:「要對標那個國際標準,它可以就首先把香港整個劃出去,然後民主化。然後中共退出上海,然後民選政府,然後讓專家來主導經濟政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呀。如果是上海有絲毫的獨立性,當時那個新冠大清零的時候,就不可能讓上海去封城。在這種中共體制之下,沒有任何一個可能與國際社會接軌,所謂高標準對接的一個可能性。」 除了上海,北京也在11月下旬出台了服務業擴大開放方案2.0版,涉及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被黨媒稱為「大尺度開放」。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指出,中共只是在上海、北京這兩個它能夠控制的地方放點權,沒有什麼意義。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不可能真的改革。因為在政治上他是嚴格的控制,而且在政治上是越來越收緊,把所謂的政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只要有這一條,你其他的都是沒有意義的。所謂的那些行業方面的,經濟領域,你所謂的推動一些所謂的措施、改革措施,對外企業來說,一個《反間諜法》基本上就把大家都嚇回去了。」 今年外資撤離中國的速度前所未有,而國內的生產和消費都持續低迷,中共當局此前已經出台一系列措施提振民企信心,刺激消費,也幾次喊話聲稱要高質量開放,但至今沒看到效果。 蔡慎坤:「民營企業家沒有信心,這個外資或者是外國政府對中國也不可能再有信任,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趨勢。更大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沒有政治體制改革,我覺得任何經濟開放或者是改革,實際上都不足以取信於民,也不足以使現在低迷的經濟能夠恢復過來。」 旅美上海企業家胡力任表示,跟中國十個企業家聊天,大家都不看好,房地產在上海最起碼跌了30%,現在企業家都想移民,因此他認為所謂的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型開放,又是當局畫的一張大餅而已。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閱讀更多

【中國一分鐘】中方竊聽?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下面請看中國一分鐘新聞簡訊。 中方竊聽? 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程 結束歐中峰會首日議程後,歐中峰會的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提早離開中國返歐,主要原因在於,匈牙利總理奧班威脅要阻撓歐盟領袖峰會,而米歇爾在北京沒有不會遭到中共竊聽的安全線路,可以跟歐盟領袖通話。 籲股民不要入市 大陸知名金融專家遭全網禁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衰退,中共當局逐步加強管控互聯網。近日,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因公開提到中國的資本市場相關制度還不完善,呼籲股民現在不要入市,而突然遭全網禁言。 武漢八房企推出無理由退房活動 民眾質疑 武漢八家房企日前推出了「30天無理由退房」活動,但僅限於活動期間的購房者。而參與該項活動的都是武漢當地國企房企,沒有一家民企參與。反而引發民眾質疑表示,「說不定30天內就跑路了,你找誰去?」「現在房地產開發商與銀行聯手做套…」 新唐人亞太電視整理報導

閱讀更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