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爆發「支原體肺炎」 單日67例兒童「洗肺」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14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晚間新聞。近期中國多地的醫院患者爆滿,大量兒童出現了「白肺」。有兒童醫院一天最多有67名兒童「洗肺」。

網友發布的影片顯示,中國多地醫院人滿為患,走廊上擠滿了掛吊瓶的孩子。

有民眾表示,醫院到處都是人,沒有床位,候診6、7個小時,成了最近幾個月醫院的常態。另有民眾稱在北京兒童醫院掛號排1000多號,抽血、化驗也是1000多號。

近日中共宣稱,多地兒童爆發支原體肺炎,安徽省兒童醫院表示,最近進行「洗肺」手術的患兒越來越多,該院最多一天做了67例。
北京天壇醫院兒科門診候診患者數每天在四、五百個,比以往增加了三、四倍。

北京天壇醫院兒科門診候診患者數每天在四、五百個,比以往增加了三、四倍。

湖北荊門市中醫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副主任李醫師:「都需要做氣管鏡檢查,去清理氣道裡的分泌物。其實這個檢查,在我們呼吸科,基本上每天都有病人需要做。這個時候光用抗素和激素是不行的,需要做氣管鏡進行肺灌洗。」

有醫師表示,支原體肺炎以前臨床醫生都是認為是非常簡單的疾病,非常好控制,但今年的疫情與往年不同。

加拿大公立學院中醫教授Jonathan Liu:「我發現今年的支原體真的不太一樣。比如說支原體它除了感染肺,我們看到臨床報道還有感染什麼的,例如神經系統,還有泌尿系統,還有消化道,還有心血管系統。一般情況下,像支原體肺炎,我們臨床醫生都知道,就是它一般不會出現大白肺的情況,就是說它不會出現嚴重的肺部感染,造成呼吸衰竭啊,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巧合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近日在一次公開演講中發出警告,COVID-19疫情小高峰即將出現,並建議大眾儘快接種疫苗。這也令外界質疑,是否存在變異。

Jonathan Liu:「因為有可能特別在大陸的情況下,複合感染的存在,就說同一個人他感染了支原體,又感染了新冠病毒,那麼這個兩個這個病原體對身體的傷害,會造成真正的白肺,大白肺,那就是比較嚴重的了。」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王嬿喬綜合報導

分享:

相關文章

【禁聞】又畫大餅?北京上海突然「大尺度開放」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昔日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中共最近又試圖讓上海,對接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並在北京搞所謂的「大力度開放」。但評論人士認為,這些口號型的措施,很可能淪為當局畫的又一張大餅。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12月8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實行所謂的「制度型開放」,以對接一些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 中共一直試圖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國際貿易協定。但是這些協定都對貿易自由化有著很高的門檻,中共難以達到。例如,CPTPP禁止向國有企業提供損害競爭的補貼等,但近幾年中共一直在搞國進民退。CPTPP要求各方允許業務上的電子數據跨境傳輸,而中共通過《數據安全法》,嚴格限制企業將數據帶出中國。 為了對接這些高要求,這次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中試點的具體改革措施包括七個方面,80項措施。其中當局將「加快服務貿易擴大開放」放在7方面措施之首,提出要推動金融、電信等重點領域高水平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支持跨國公司設立資金管理中心等。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分析,這顯示中國經濟面臨崩潰,黨內有呼聲希望拼經濟。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律師:「中國這種體制是一人獨裁,它即使有那個希望搞經濟的呼聲,它始終無法主導發展方向。中國主導發展方向那就是習近平,他就是要回到毛澤東那種獨裁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不得不顧及救經濟,如果你轉得太快,你翻車了,那經濟崩盤了,也不利於他的目標的實現。但是呢,你要明白他的那個實質,他和他的口號是完全背離的。」 其餘幾方面的改革措施,也都主要涉及經濟管理具體環節,並沒有涉及相關政治體制的改革。 諷刺的是,由於中共政治干預過多,原本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幾乎已經喪失地位。現在中共又試圖讓上海對接國際高標準。 梁少華律師:「要對標那個國際標準,它可以就首先把香港整個劃出去,然後民主化。然後中共退出上海,然後民選政府,然後讓專家來主導經濟政策,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呀。如果是上海有絲毫的獨立性,當時那個新冠大清零的時候,就不可能讓上海去封城。在這種中共體制之下,沒有任何一個可能與國際社會接軌,所謂高標準對接的一個可能性。」 除了上海,北京也在11月下旬出台了服務業擴大開放方案2.0版,涉及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被黨媒稱為「大尺度開放」。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指出,中共只是在上海、北京這兩個它能夠控制的地方放點權,沒有什麼意義。 作家、獨立時評人蔡慎坤:「不可能真的改革。因為在政治上他是嚴格的控制,而且在政治上是越來越收緊,把所謂的政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只要有這一條,你其他的都是沒有意義的。所謂的那些行業方面的,經濟領域,你所謂的推動一些所謂的措施、改革措施,對外企業來說,一個《反間諜法》基本上就把大家都嚇回去了。」 今年外資撤離中國的速度前所未有,而國內的生產和消費都持續低迷,中共當局此前已經出台一系列措施提振民企信心,刺激消費,也幾次喊話聲稱要高質量開放,但至今沒看到效果。 蔡慎坤:「民營企業家沒有信心,這個外資或者是外國政府對中國也不可能再有信任,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趨勢。更大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沒有政治體制改革,我覺得任何經濟開放或者是改革,實際上都不足以取信於民,也不足以使現在低迷的經濟能夠恢復過來。」 旅美上海企業家胡力任表示,跟中國十個企業家聊天,大家都不看好,房地產在上海最起碼跌了30%,現在企業家都想移民,因此他認為所謂的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型開放,又是當局畫的一張大餅而已。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閱讀更多

【中國一分鐘】中方竊聽?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1日訊】下面請看中國一分鐘新聞簡訊。 中方竊聽? 歐盟理事會主席提早結束北京行程 結束歐中峰會首日議程後,歐中峰會的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提早離開中國返歐,主要原因在於,匈牙利總理奧班威脅要阻撓歐盟領袖峰會,而米歇爾在北京沒有不會遭到中共竊聽的安全線路,可以跟歐盟領袖通話。 籲股民不要入市 大陸知名金融專家遭全網禁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衰退,中共當局逐步加強管控互聯網。近日,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因公開提到中國的資本市場相關制度還不完善,呼籲股民現在不要入市,而突然遭全網禁言。 武漢八房企推出無理由退房活動 民眾質疑 武漢八家房企日前推出了「30天無理由退房」活動,但僅限於活動期間的購房者。而參與該項活動的都是武漢當地國企房企,沒有一家民企參與。反而引發民眾質疑表示,「說不定30天內就跑路了,你找誰去?」「現在房地產開發商與銀行聯手做套…」 新唐人亞太電視整理報導

閱讀更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