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超加工食品與慢性病有關?專家提醒:讀懂標籤才安全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3月23日訊】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吃的早餐麥片、零食薯片、冷凍披薩,可能都屬於超加工食品。美國新任衛生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最近點名批評這類食品,認為它們正是導致肥胖、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關鍵原因。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一起來了解。

好的主持人。在川普政府提出的「讓美國恢復健康」的政策背景下,超加工食品成為關注焦點。美國新任衛生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這類食品正在「毒害」美國民眾,尤其是兒童。並且他誓言要把超加工食品從聯邦食品補助項目中剔除,就比如SNAP計劃,並全面改善美國民眾的飲食健康。

那麼什麼是「超加工食品」呢?紐約大學名譽教授、食品政策專家Marion Nestle指出,超加工食品指的是那些通過工業方式大量生產、含有多種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的食品。往往含有較高的鈉、飽和脂肪和糖,而纖維和蛋白質的含量卻很低。並且它們通常難以在家庭廚房裡自製,比如冷凍披薩、薯片、包裝餅乾、含糖麥片等等。不僅熱量密度高、口味強烈,還被設計得讓人越吃越停不下來。

超加工食品約占美國飲食的60%,而且與多種慢性疾病之間存在緊密聯繫,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研究發現,這類食品會促使人攝入更多熱量而不自知,健康風險也隨之增加。當然,並不是所有加工食品都是有危害的。比如,全麥麵包、豆腐、酸奶等,雖然也是加工食品,但營養價值高,並不屬於「超加工」範疇。

所以Nestle建議大家學會閱讀食品標籤,優先選擇成分簡單、未經高度加工的食品。並且多吃水果蔬菜,適量飲食,享受美味的同時守護健康。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天心、田原綜合報導

 

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