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Q1芯片產業春寒料峭 科技大廠掀裁員風暴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3月26日訊】2025年第一季度還沒結束,半導體產業卻感受到陣陣寒意,各大芯片巨頭不約而同開始裁員。從安森美到意法半導體,員工紛紛祈禱,希望那個名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

首先打響裁員第一槍的是美國汽車與工業芯片供應商安森美(Onsemi )。其股價半年內直線下跌超過30%,於是公司決定果斷「瘦身」,預計將砍掉2400個職位,希望每年省下1.05億至1.15億美元的人力成本。

微芯科技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 Inc)也沒逃過這場寒潮,股價一年內下跌了36%,氣氛簡直比期末考還嚴峻。他們計劃今年5月關閉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晶圓製造廠,裁員2000人。

除了美國芯片商,歐洲荷蘭的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也加入了這波裁員潮。由於汽車和工業芯片需求大幅萎縮,他們宣布在全球範圍裁員1800人,相當於總人力的5%。

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 NV)則選擇了相對溫柔的方式,打算透過提前退休和自然離職的方式,縮減約3000名員工。當然,很多得到消息的員工,已經在悄悄打開求職網站了。

究竟是什麼讓半導體業一夜春寒料峭呢?市場觀察家指出,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消費需求開始疲軟、通膨壓力如影隨形,加上地緣政治的風險,形成了「三重打擊」。而年初,英特爾280億美元的擴張計劃被迫延期,也像是給市場澆了一盆冰水。

分析師們認為,目前半導體產業正從過去的「產能競賽」轉向「現金流優先」模式。未來復甦的關鍵將取決於全球通膨能否緩解,以及各國政府是否願意大手筆補貼。

至於今年下半年能否迎來科技產業的春天?科技行業的工程師們只希望下一場寒冬,不會來得那麼快。

新唐人電視台綜合報導

分享:

相關文章

台灣螺絲逾4成出口美國 憂美關稅戰低競爭力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08日訊】台灣在國際上享有「螺絲王國」美名,銷往美國的占比達44%,今年3月,因美國「232條款」,開始被課徵25%關稅,雖然4月上路的對等關稅未再加碼,但業者擔憂,如果競爭國家與美國協商,談到更低關稅,台灣產業恐將受到衝擊。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