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素描沙龍展 重溫藝術史经典素描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3月27日訊】素描界的盛宴,「2025年素描沙龍」在法國巴黎「布隆尼亞爾宮」登場。西方藝術史上,留下了眾多大師的精彩素描作品。馬上來欣賞。

首先,是文藝復興早期義大利畫家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的「斜倚在石板上的男子」。

這幅用墨水筆創作的素描,作於1470年至1480 年間,展現了曼特尼亞對解剖學和透視法的精確把握。畫中的男子半躺著,表情痛苦而絕望,散發著雕塑般的張力。這幅作品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曼特尼亞的名作「哀悼基督」,採用的就是相同的透視角度,展示了畫家對人體三維透視表現的高超技法。

第二幅,就是大名鼎鼎的達·芬奇1490年左右繪製的「維特魯威人」。

這幅素描堪稱是藝術史最具代表性的畫作之一。作品以古羅馬著名建築大師維特魯威的研究為基礎,描繪了一個展現人體理想比例的男子。維特魯威認為人是神造的,所以人體的比例都是符合天地規律的。

圓形象徵完美的宇宙,方形代表著塵世的維度,兩者在人體中相交,成為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紐帶。這個概念源自柏拉圖哲學,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萬物尺度的理想。

再來看一幅,就是德國畫家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的「祈禱的手」。

丟勒的這幅畫作是一部超越時代的作品,是西方世界公認的、代表虔誠信仰的象徵。這幅傑作用鋼筆和墨水在藍色紙張上創作。丟勒對細節的把握,從精緻的明暗對比到三維渲染,展現了他非凡的繪圖技巧

此外,還有米開朗基羅的「基督受難」,和拉斐爾的「兩位使徒的頭部和手部研究」素描草稿。

今年的「素描沙龍」,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专家和美術爱好者。

藝術之都巴黎,將再次吹來一陣藝術的春風。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姜光宇綜合報導

分享:

相關文章

台灣螺絲逾4成出口美國 憂美關稅戰低競爭力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08日訊】台灣在國際上享有「螺絲王國」美名,銷往美國的占比達44%,今年3月,因美國「232條款」,開始被課徵25%關稅,雖然4月上路的對等關稅未再加碼,但業者擔憂,如果競爭國家與美國協商,談到更低關稅,台灣產業恐將受到衝擊。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