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3月29日訊】涉美國之音,法官緊急裁決,白宮出手交鋒;日本新設司令部,應對「台灣有事」;盧比奧大筆吊銷300學生簽證,新申請更難;入港費箭在弦上,航運巨震,船東改合同。
涉美國之音,緊急裁決出爐,白宮出手交鋒
3月28日,紐約聯邦法官保羅·奧特肯,頒布了為期21天的臨時限制令,阻止政府立即解僱本月早些時候被停薪留職的1300名美國之音員工。
但就在法官出手之前,美國全球媒體署(USAGM)向員工發出郵件,宣布重啟「自願離職補償計畫」,也就是俗稱的買斷計劃,限期12天內決定。這顯示川普政府削減美國之音的的決心沒有改變。
如果美國之音員工接受買斷計劃,將接受賠償金並離職;如果12天後拒絕接受買斷計劃,意味著他們將把命運交給法律訴訟決定,如果法官最終關閉美國之音合法,他們將面臨不可預知的未來。
此前,川普於 3 月 14 日簽署行政命令,撤銷「美国全球媒体总署」的所有職能,只保留法定的最基本職能。該機構負責監管美國之音、自由亞洲和其他政府資助的廣播網絡。
隨後,六名美國之音記者、以及「無國界記者」組織發起訴訟,指控政府行動違法且破壞言論自由。
而另一方面,美国全球媒体总署的特別顧問:卡丽·莱克,曾發視頻表示在該機構發現嚴重問題,包括:被支持和同情「恐怖分子」的間諜和人員滲透,嚴重侵犯美國的國家安全; 令人瞠目結舌的自我交易;以及鋪張浪費,包括花費2.5億美元租下一個沒有廣播功能、但裝修奢華、擁有26個會議室、鋪滿意大利大理石、真皮家具、還有室內瀑布的高層大廈;並且經常傳播美國敵人的觀點。
法官保羅·奧特肯今天的裁定,是回應美國之音記者發起的訴訟。他強調,未經國會批准,政府不能單方面關閉美國之音及其相關廣播節目。雖然該命令沒有強制恢復廣播,但它保護員工暫時免遭解僱,直到法院進一步審議,停播是否違反聯邦法規。
那麼觀眾朋友,您如何看待這一裁決呢,請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日本新設司令部 對接美軍 應對「台灣有事」
日本政府於3月24日正式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此機構將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以提升即時應變能力與聯合作戰效率。前日本自衛隊陸上幕僚長岩田清文在台北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新設統合司令部的司令官,可以直接與美軍位於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對接、共同行動,確保在台灣發生戰爭時迅速應對。
他強調台日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觀,台灣有事也會導致日本有事,「台灣和日本應是命運共同體」,正如台灣人絕不容許台灣落入中共手中,對日本人而言也是如此。
岩田表示,雖然沒有人希望發生戰爭,但若有突發情況,統合司令部的目標是指揮跨領域作戰,提升即時應變與聯合作戰效能,並與美軍協調合作,同時強化對敵方基地攻擊能力。
岩田指出,中共計劃在2027年前提升對台作戰能力,並推動軍隊智能化,顯示中共對AI半導體的高度重視。
岩田強調未來戰爭將以AI技術與無人載具為核心,而半導體對現代戰爭更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他指出烏克蘭採用的標槍飛彈、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無人機與衛星通訊等現代軍事設備,以及美軍正在推動的以無人機作為戰機僚機,由少數人控制大量無人載具進行作戰的戰爭模式,將成為未來戰爭主流模式,這些皆仰賴半導體技術。
岩田呼籲無論是為了確保軍事優勢或防止衝突爆發,台灣、日本與美國必須加強合作,建立「半導體同盟國」,共同打造可自主生產高階半導體的供應鏈體系,以確保技術自主性與區域安全,進而對中共達到有效嚇阻目的。
大手筆 美吊銷300學生簽 新申請更難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宣布,已經吊銷了300名外國留學生的學生簽證,因為他們在美國境內進行反對以色列、或支持哈馬斯的行為,與美國價值觀相違背。盧比奧表示,這一行動每天都在進行。
此外,美國也在收緊留學生入境的限制。美國政府近日下令大幅加強對學生簽證申請人的審查程序,要求領事館對所有F類、M類和J類學生簽證的新申請及續簽申請進行強制性社交媒體審查,以通過進一步擴大政府對學生簽證的監控範圍,確保美國校園不再發生任何支持恐怖主義的活動。
根據《衛報》獲得的3月25日美國國務院電報,新規定基於對「支持恐怖活動」的定義,指示領事官員若發現申請人曾表達對恐怖組織的支持或認可,就可以據此拒絕簽證。官員需深入檢查申請人的社交媒體記錄,尋找可能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證據,並將疑似「貶損性」內容截圖存檔,即使相關帖子後來遭到修改或刪除,仍可作為拒簽依據。
電報內容顯示,簽證拒簽不需基於對特定組織的明確支持,官員還可調查申請人與各類組織的聯繫,包括成員身份、財務捐款及其他形式的支持。
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在備忘錄中強調,如果申請人被認定提倡恐怖活動或表現出對美國文化、政府機構或建國原則的敵意,將可能被視為不符合簽證資格。此外,該政策將適用於2023年10月7日之前已在美國的學生。
近幾週來,美國政府已撤銷了超過300份的學生簽證,理由是這些學生曾發表疑似支持哈馬斯的言論。
這項新審查政策依據川普總統的兩項行政命令,這些命令主要針對外國恐怖分子及打擊反猶太主義,以及白宮今年1月20日發布的《保護美國免受外國恐怖分子及其他國家安全與公共安全威脅》,白宮的文件指出,美國必須在簽證審查中警惕潛在威脅,確保外國人入境前後不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不支持恐怖主義。
中國留學生刷爆卡跑路 前人砍樹後人遭殃
說到留學生啊,去年,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留學生涯即將結束時,幹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他刷爆手中多張信用卡,成功套現大約14萬美元,然後揚長而去。回到中國後,他竟然還發帖大肆炫耀,聲稱這是他的第一桶金,順便給美國銀行一個教訓。結果,這件醜事引發的後效應來了。
影響超關稅?航運巨震 船東開始改合同
美國政府近期提議,準備對中國建造的船舶在美國港口停靠徵收額外的懲罰性進港費,起始標準為每艘船每次停靠需支付100萬美元,最高可能達到350萬美元。
雖然這一政策還沒正式確定,但業界已開始為潛在的額外風險做準備,船東們與租船方正忙於修改租賃合同。知情人士透露,新合同條款將規定,租用中國船舶的公司,需要部分或全部承擔相關停靠費。
據報導,香港的一些航運公司正秘密將業務遷出香港,並將船隻從香港的船舶登記冊上註銷。
本週,美國貿易代表署在華盛頓舉行聽證會,邀請國會議員、工會、鋼鐵製造商與航運企業代表討論該計劃,一些業界人士擔心,這項關稅對全球供應鏈和部分經濟領域帶來一定影響,最終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或客戶。影響可能超過關稅。
預計美國貿易代表署將在聽證後提出最終方案,業內人士目前正在密切關注美國政府計劃的具體細節,包括對「中國建造船舶」的明確定義,以及這項政策實施以後的影響。
美國政府此舉旨在振興美國造船業,改變中國造船業存在的不公平競爭優勢。在油輪市場,大約三分之一的油輪來自中國,目前已開始出現趨勢,承租油輪的廠商避免長期租用中國製造的油輪,以免未來遭美國進港費的懲罰。
好的,感謝您收看這一起的新唐人快訊,再會。
《新唐人快報》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