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魁見外企高管 專家:難挽回信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3月29日訊】在美中關稅戰升溫、中國經濟增長乏力下,中共黨魁習近平週五(3月28日)在北京會見四十多位跨國企業高管。近一週,中國還舉辦博鰲亞洲論壇和中關村論壇。這些舉措真能重振外資信心嗎?請看報導。

3月28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聯邦快遞、奔馳、豐田、三星等數十家跨國企業高管,再次強調「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聲稱中國是外商理想、安全的投資目的地,鼓勵外商投資。

分析認為,習近平雖然一再強調所謂的「開放平等」,但無法改變外企正在離開中國的現狀。

國際事務資深編輯唐浩:「黨魁說什麼都很難吸引外資了。中共的極權體制絕對不會允許自由市場和外企的自由發展,經濟上是以黨的安全和政治需要來做決策,很難保障外資外企的權益。」

近年來,中共對外企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以及受地緣政治的影響,外企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營商環境失去信心,對華投資大幅下滑。

2024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淨額下降1,684億美元,資本外流規模創下1990年以來的最高值;外商對華投資額僅有45億美元,創1992年以來最低值,只剩2021年3440億美元的歷史高峰的1.3%。

唐浩:「中國經濟已經陷入長期低迷的通縮困境,中國百姓的收入與消費力都在下降;而且川普正在強力推動關稅壁壘,來阻絕中國產品的低價傾銷。再加上中共去年不斷以『抓間諜』的名義搜查外企、抓捕外國人,搞得外資人心惶惶。所以對外資來說,投資中國已經是利空遠大於利好。」

近日,美國商業諮詢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5名中國員工,被中共抓捕2年後獲得釋放。

分析認為,中共這一舉動,很難打消外企的疑慮。

旅美政經觀察人士秦鵬:「單一案例是無法消除現在外企員工關於反間諜法、數據的安全性等等這種深層的擔憂。」

唐浩:「中共釋放這批外國人質只是一場『招商作秀』,外資外企都心知肚明,這是因為中共出現內部經濟危機了,所以才放低姿態來演這場招商大戲。但對企業來說,中國的經商風險並沒有解決,因為打壓自由市場、反對資本主義的共產黨,才是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所在。」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唐穎、高玉採訪報導

分享:

相關文章

台灣螺絲逾4成出口美國 憂美關稅戰低競爭力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08日訊】台灣在國際上享有「螺絲王國」美名,銷往美國的占比達44%,今年3月,因美國「232條款」,開始被課徵25%關稅,雖然4月上路的對等關稅未再加碼,但業者擔憂,如果競爭國家與美國協商,談到更低關稅,台灣產業恐將受到衝擊。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