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DEI?川普為什麼要砍掉DEI?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3月29日訊】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上任後,當天就簽署行政令,取消聯邦機構的DEI部門、項目以及合同。據統計,目前,川普政府取消DEI計劃,預計每年可節省10億到20億美元的聯邦開支,涉及教育、衛生、國防和外交等多個部門。這一政策不僅影響到政府機構,還將影響到私人企業和高校,以及社會文化、價值觀等層面。那麼什麼是DEI,它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對美國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DEI這三個字母代表多元公平包容。倡導這套理念的人認為,所有人,不分種族、性別、性取向或其它非傳統身分,在職場、教育和社區等環境中,都應同等對待。

DEI起源與演變

1. DEI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特別是1964年的《民權法案》。法案禁止基於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國籍的就業歧視,成立了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隨後,DEI的範圍逐步擴大。

2. 197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DEI擴展到性別平等,禁止基於性別的歧視。

3. 到1980、1990年代,DEI開始涵蓋更多身份群體,包括種族、宗教、LGBTQ以及殘疾人等。

4. 2000年以後,DEI成了企業核心策略的一部分,特別是通過多元化培訓,向員工灌輸DEI理念,甚至成了企業提升創新和市場競爭的工具。

5. 不過,DEI一詞廣泛流行是在2010年代後期,也就是最近十五年。特別是在2020年的「黑命貴」運動,把美國的DEI推向了高潮。

許多企業和機構,像谷歌、耐克、富國銀行等,開始設立首席多元化官,甚至投資數十億美元,促進種族平等。

這一時期,DEI成為公共討論的焦點,但也面臨政治和法律挑戰。

對DEI的法律挑戰

最有影響的有兩個案例。

一個是2023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一些廣泛執行的措施違反憲法,例如大學招生時,對不同族群給予照顧,比如為黑人制定招生配額,降低錄取標準等。

除大學之外,高法的裁定也影響到社會其它領域。美國企業紛紛大幅削減DEI開支,而針對DEI的訴訟也越來越多。

另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今年2月20日,由佛羅里達州政府主導的股東訴訟案,指控美國第七大零售商目標百貨,在財務報告和代理聲明中,隱瞞了DEI計劃引發的消費者反彈風險,導致當月公司市值蒸發超過250億美元。

這是全美首例由州政府發起、針對企業DEI計劃的股東訴訟案。值得注意的是,訴訟不僅針對DEI計劃,還聚焦「驕傲月」商品的極端和冒犯性質,反映了文化戰爭對企業決策的影響。

為什麼取消DEI

今年1月20日,川普總統再次入主白宮,當天就簽署行政令,要求在聯邦機構和聯邦承包商中停止DEI。命令譴責DEI政策「具有歧視性,是胡言亂語」,是「巨大的公共浪費和可恥的歧視」。

保守派認為,DEI製造分裂,把身分政治置於能力和成績之上,是對白人的反向歧視,把政治武器化。

總結

目前,川普總統已經簽署多個行政令,取消教育部、國防部、司法部等聯邦機構的DEI部門和項目,招聘、晉升等不再基於種族、性別等因素。這些行動不僅限於聯邦政府,還影響到私營部門。例如,哥倫比亞等大學限期兩週消除DEI措施,否則將失去聯邦資金。此外,川普政府不再承認多元性別,宣布只承認男性和女性兩種性別。這也是川普承諾回歸傳統價值觀的一部分。

分享:

相關文章

台灣螺絲逾4成出口美國 憂美關稅戰低競爭力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08日訊】台灣在國際上享有「螺絲王國」美名,銷往美國的占比達44%,今年3月,因美國「232條款」,開始被課徵25%關稅,雖然4月上路的對等關稅未再加碼,但業者擔憂,如果競爭國家與美國協商,談到更低關稅,台灣產業恐將受到衝擊。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