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可測不可測?預防實踐不能少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3月29日訊】地震不僅會改變地貌,也有可能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面對慘難、恐懼時,我們能做些什麼,以及避免什麼?

說到地震,就會想到災難,所以人們最希望能預測、預防地震。不管是地震科學家還是地震預測者都在做著努力。去年底一位地震預測者布倫特·德米楚克因成功預測了一場加州的地震,一舉成名。

2024年12月,他說:「我成功預測了昨天加州尤里卡發生的7級地震。我是唯一預測該地震的人!」就這一個帖子的瀏覽量達到了1600萬,社交帳號關注人數達到了70多萬。人們寄希望於他,了解下一個地震來躲避災難。

這是地震預測者提供的避災方法。我們再來看地震科學家的觀點。

露西瓊斯在美國地質調查局工作了30多年,曾出版過著名的《大地震》一書,她給出了3點總結以及建議。

  1. 加州尤里卡沿海一帶是全美「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有感地震去年在這裡就發生過700多次,猜到這裡會有地震並不難。並且德米楚克的預測時間是在不斷更改的。
  2. 人類在面對危險時,會強烈地想從中找出某種規律,這是應對恐懼的自然反應,但這種規律感並沒有預測能力。
  3. 我們現在只能知道地震產生的原因是斷層突然移動,但並不能預測。因為涉及的地質因素非常的複雜。

那地震無法預測,人們該怎麼準備呢?就是演練。

室內演練要練習趴下、掩護、抓牢,可躲在堅固的物體下方,並持續抓牢一分鐘。

戶外要練習迅速前往空曠處,遠離樹木、電線等高物體。靠近海邊的人要在地震後立即撤離到高處,以防海嘯的出現。

那麼什麼時候最適合演練的?那就是沒有地震,壓力不大的時候,比如現在。此外如果您在美國,每年10月也可以參加「大規模地震演習」,這是全球最大的地震演習活動。

分享:

相關文章

台灣螺絲逾4成出口美國 憂美關稅戰低競爭力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08日訊】台灣在國際上享有「螺絲王國」美名,銷往美國的占比達44%,今年3月,因美國「232條款」,開始被課徵25%關稅,雖然4月上路的對等關稅未再加碼,但業者擔憂,如果競爭國家與美國協商,談到更低關稅,台灣產業恐將受到衝擊。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