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02日訊】中共住建部發布新規範,5月1日起,新建住宅建築層高不低於3米,4層及以上住宅需設置電梯。理由是要提高居住品質。民眾擔心,重新打造所謂高品質的商品房市場,首先衝擊的就是普通二手房。評論認為,這是當局為不景氣的房地產創造新商機。
為了穩住樓市,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中共住建部3月31日發布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範》,要求4層及以上新建住宅建築,每個住宅單元應至少設置1台電梯,新建住宅建築的層高不應低於3米。
學者認為,表面上要是改善住房品質,但本質卻是一場政策導向與資源配置的戰略調整。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北京希望通過新的標準提高門檻,讓資金不足的小開發商、民營開發商自然退出市場,只保留央企、地方國企為開發主力。這種是有意識的、有規劃的一個行業清洗。這個新標準一出台,大批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開發用地過去的低標準的小戶型房屋將難以出售,正好可以將需求趕回去一二線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或者是以官方主導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內,你會發現這種收網,是將自由流動的民間購房需求重新納入國家主導的體系。」
學者表示,政策話語權的反轉,由過去的保交房轉向保質量,主動重構市場的敘事。
黃大衛:「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正在遭遇系統性的信心崩盤,這政策是提供一個虛假的希望。意思是我們不單止要保交房,還要提升居住品質。這種是新的宏大敘事的工程,試圖壓制爛尾樓維權的聲音,用制度的許諾蓋過現實上沒法面對的困難。」
外界認為,在房地產進入存量階段之後,先前開發商高週轉高密度低得房率的模式已經不符合好房子的標準了。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名義上當然就是說希望全民住好房子,對不對?然後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無名的住宅品質能夠往上提升。不過,如果這樣來看的話,可能過去很多房子都被迫要更新。我認為這是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你去買房子,甚至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你進行所謂的老屋翻新。這樣的話,或許可以刺激整體的房地產的景氣,所以我覺得其實比較大的原因,是因為要照顧房地產跟為了經濟景氣的想法,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政策出來。」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認為,當局試圖為不景氣的房地產創造一個商機。
黃世聰:「因為中國的超額儲蓄一直很高,那中共官方的想法,可能就是既然民眾這麼多儲蓄在手上,我就想辦法讓它消費。那讓它消費的話,就是用這種所謂的政策的方式,逼迫你強制去更新你的房子,甚至強迫你去改造你的房子,用這樣的方式,逼你把錢花出來。」
大陸知識份子張先生認為,這個新規定顯然增加開發商成本,最終這個成本還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大陸知識份子張先生:「四層級以上設電梯有沒有必要?我覺得它可以做一個倡導,作為一個硬性規定,作為一個標準必須嚴格執行,我覺得它就有點一刀切了。住建部搞這種規定,它搞這種標準,是否經過調研,是否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符合中國民眾的消費的客觀需求?還有層高不低於3米,本身你可以倡導,但是,是2.6米還是2.8米還是3米,這個應該由開發商根據市場來選擇。」
張先生認為,樓高多少,應該由市場來決定。
張先生:「這個政府現在明顯地仍然搞得那種覺得自己的權力大得不得了,想把一切都規定的死死的,這顯然既沒有尊重市場,也沒有尊重民眾。市場有它的選擇淘汰的功能,民眾有自己的選擇的權利。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中共現在關於房地產出台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我覺得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怎麼樣房地產它也起不來了。」
大陸網友討論,依照好房子標準建造,高端盤以豪宅標準建造,樓市重新打造出一個高品質的商品房市場。普通二手房,跟好房子一比,劣勢太明顯,很可能被市場加速拋棄。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