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22日訊】在今年日本大阪的「世界博覽會」上,意大利當局和梵蒂岡博物館合作,將巴洛克藝術大師卡拉瓦喬的一幅名作帶到了意大利展廳,為這個在遠東舉行的世博會帶來了一抹西方藝術的亮色。
走進「世博會」的意大利館,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以「古羅馬鬥獸場」為概念設計的入口,進入展廳就宛如進入了一場穿越時空的盛宴,古典與現代相互交融。
來自那不勒斯的大理石雕塑《法爾內塞天球儀》矗立在展廳中央,象徵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靜靜訴說著古代星象的神祕。
然而,真正令人睜大了雙眼的是首次亮相的「梵蒂岡特展館」。展廳中央懸掛著巴洛克大師卡拉瓦喬的名作《基督下葬》。
這幅珍藏於梵蒂岡博物館的傑作,首次遠渡重洋於日本展出。畫作中,光影與情感交織如詩,基督沉重的軀體與背景處婦人舉目呼號的悲慟,深深打動著觀者。
意大利大阪世博會總代表馬里奧·瓦塔尼(Mario Vattani):「當人們談論意大利,尤其在亞洲與日本,腦海中浮現的是藝術、歷史與音樂。我們當然引以為傲,但我們更希望傳遞一種穿越文化的當代精神。」
「聖馬太蒙召」是卡拉瓦喬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描繪的是耶穌走入陰暗的小酒館,指著稅吏馬太,讓他跟隨自己修行的那一刻。畫面昏暗,唯有一道強光自畫右斜射而入,彷彿神祇突然打開了一道窗。這種強烈的明暗對比技法,定義了「卡拉瓦喬光影大師」的地位,也成為後世巴洛克畫家的靈感源泉。
卡拉瓦喬天賦異稟,年紀輕輕便揚名羅馬,但他為人好勇鬥狠,多次因與人鬥毆而遭致非議。1606年,他在一次街頭決鬥中誤殺對手,成了通緝犯,只得倉皇逃離羅馬,自此過上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
幾年後,他終於得到了教宗的赦免,但在1610年返回羅馬途中突然病逝,年僅39歲。他的死因至今成謎,有人說是瘧疾,有人認為是遭人毒殺。後世的我們再看他的作品,不由得感嘆他充滿矛盾和糾結的一生。
大阪世博會一直持續到今年10月13日。這段時間裡,會有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幅畫作前駐足,在光影交錯間,去了解這位藝術天才的叛逆人生。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姜光宇 紐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