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23日訊】韓國關稅廳4月21日披露,第一季度有大量中國商品借韓國「洗產地」,以逃避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除了「洗產地」,中方還發明各種手段規避關稅,包括用TikTok鼓吹國際知名奢侈品的「平替」,用AI在社交媒體推廣,將玩具拆成零件出口等等。
4月21日韓國關稅廳公布調查結果,第一季度發現價值達到295億韓元(約2081萬美元)的洗產地違規商品,其中97%是運往美國的貨物。
這些違規商品包括總價值33億韓元的電池正極材料,它們來自中國,運往美國,原產地卻標示為韓國,以規避在1月份就已經升高了的關稅。另外在3月,也有193億韓元的監視器部件從中國進口、在韓國組裝,藉此繞過美國限制中國通訊設備進口的規定。
韓國關稅機構的調查人員李康宇説,「洗產地」的情形在川普第一次任內就發生過,因此韓國未雨綢繆進行調查,成立特別任務小組阻止非法出口。韓國海關官員21日也跟美方舉行會議,討論聯合調查。
王綉雯:「我覺得韓國是擔心中國商品利用韓國洗產地之後再出口到美國。要是這件事被美國發現的話,韓國不但在關稅談判上討不到便宜,還可能被美國再加徵更高的關稅,受到池魚之殃。所以考慮到韓國產業經濟跟對美關係,韓國政府不得不主動進行調查,這也是向美國示好。」
隨著美國對中共的報復加徵更多的關稅,中方也使出各種手段規避。
最近國際版抖音TikTok正在助推「中國工廠旋風」,許多中國人主播操著英文介紹稱,西方奢侈品牌很多都在中國製造,只是在歐美貼牌,價格就飆升。
商家:「這是愛馬仕(Hermès)的兩個包,這個是精品店的,而這個是我工廠生產的。這個要花你600美元,這個只要十分之一不到。」
商家:「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一直不承認有中國供應商,但其實它們有。我朋友就是路易威登生產廠的經理,他告訴我,同樣品質的貨,只要50美金。」
這些商家呼籲歐美消費者繞過關稅,直接向中國工廠購買「平替」。在這些短視頻的助推下,4月16日中國電商平台敦煌網、 淘寶、 希音在美國iOS應用商店電商應用榜單前五名裡,占據了三位。
然而,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迅速澄清,強調所有皮革製品「百分之百在法國製造」,並在官方網站公開相關生產文件。路易威登官網也明確表示,品牌皮具產品均產自歐美地區。法國多家媒體在查核後指出,TikTok這些影片真實性存疑,疑似利用貿易緊張局勢為中國代工廠製造假消息,意圖推廣仿冒商品。
王綉雯:「這個是中國廠商躲避關稅的手段之一。他們用物美價廉,但是沒有名牌logo,來吸引買家,如果真的是歐洲名牌奢侈品的代工廠,可能這些中國廠商就會拿到不少的訂單。不過,因為中國的山寨品到處都是,更可能是山寨工廠趁機盜貨。」
被稱為全球小商品的貿易樞紐浙江義烏,目前也受到關稅戰的強烈衝擊,有的商家利用AI技術進行多語言直播和社交媒體推廣。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當然,這些方法在短期內可能有助於拓展客戶群。但要完全替代美國市場的規模和需求,仍需克服多重的挑戰。包括產品的質量、市場的需求、物流的配送。」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你當然可以用AI的方式來幫助你賣,但是你能賣多少才是重點啊?你假設以前一年賣美國100噸,你現在能不能賣到1噸或者是10噸,你想想看,你即算賣了10噸,你的產能還是少了90%。」
也有的商家把玩具等產品拆分開來,化整為零規避關稅。
葉耀元:「他現在的做法就是他把它直接寄到美國,或寄到第三地,然後再組裝再送進去。我覺得從美國的角度來說,因為他並不希望說已經對中國做了那麼多動作,然後還可以讓他們找到漏洞,所以他未來一定會更加強的去取締這樣子洗產地進行組裝的一個產品。」
雖然中方想出各種方式規避關稅,但專家指出,美國加關稅應該不是短期的,隨著關稅戰持續升級,中美進一步經濟脫鉤,將並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