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10日訊】俄羅斯於5月9日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前一天中共黨魁習近平與普京舉行一整天的會談,雙方發表聯合聲明。評論指出,雙方將簽署的協議是否能帶來實質性內容,還有待觀察。中俄兩國雖然深化經貿與軍事合作,但受制於地緣政治,雙方更像「同床異夢」的戰略夥伴。
莫斯科紅場閱兵5月9日上午10時如期舉行,由於俄烏衝突,歐美領導人普遍抵制,主席台上領導人數量,略顯凋零。在閱兵台上,坐在普京旁邊的習近平顯得突出,普京還慷慨地稱呼習近平是「主要嘉賓」。
台灣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主任鄭欽模:「對習近平來講,怎麼樣穩住俄羅斯,讓俄羅斯不至於倒向美國,這是他目前最重要的戰略考量。所以即便習近平現在在國內面對包括經濟下行的一個危機,政治鬥爭加劇,包括他對高階軍官的清洗,這些種種的國內的政治鬥爭,再加上美國的對等關稅,特別是針對中國提高到145%的關稅,可謂內憂外患。據說習近平身體情況也不如理想,他還是風塵僕僕跑到莫斯科去,顯見現在的普京對習近平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天,雙方在莫斯科舉行會談,高調強調中俄緊密聯盟,習近平宣稱要共同反制國際「霸權欺凌」,意圖挑戰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普京則強調俄中的「全面夥伴關係與戰略利益」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鄭欽模:「雖然目標一致,但是習近平針對的當然主要是美國,所謂的反美國。但是普京在所謂的聲明裡面一再強調,我們不針對第三國,不針對特定國家。其實很明顯的,普京保留了一些在他的語境上,保留了一些彈性解釋的空間。所以雖然他們在會談之後有一個這樣子的共同聲明,但是雙方同床異夢,針對的重點其實不是一樣的。」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普京特別強調了中俄雖然關係是友好的,但是他不針對任何第三方。而習則是一種亞戰狼的口吻,像中俄這種大國要抗擊所謂的大國霸凌等等。實際上,你能看出來在對美國態度上,中共想拉俄羅斯,但是俄羅斯並沒有完全去投靠中共,它對美國還是有所忌憚的,所以它也不敢跟中共完全一個表述。」
會談後,雙方共同簽署聯合聲明,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且見證交換2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涵蓋全球戰略穩定、維護國際法權威等領域。
鄭欽模:「中共跟俄羅斯在當前的國際社會裡面,兩個都是以習慣性不遵守條約著稱的,也就是說,他們簽了協議,更不要說只是備忘錄,會不會去落實?那當然是以後的事情。不過這個動作本身,首先習近平非常需要這樣的象徵意義,也就是說俄羅斯是不會被美國拉走的,這樣子習近平會增加跟美國談判的底氣跟籌碼,對俄羅斯也是一樣,普京也很需要習近平這個籌碼,也就是說,簽了這些20多項協議跟備忘錄,比較像彼此在給彼此加油打氣。」
評論指出,雙方將簽署的協議是否能帶來實質性內容,還有待觀察。
李元華:「俄羅斯一直想以跟中共的親密關係,增大俄烏談判的籌碼,讓美國如何如何。現在美國也看到了俄羅斯的搖擺不堅定,也是非常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中共來講,能看到俄羅斯是一個大國,現在俄烏戰爭牽動著歐洲的精力,也牽動著美國的精力,它在暗中支持俄羅斯,希望這個戰爭持續,甚至擴大,這樣中共就覺得有喘息的時間。」
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歐盟執委會規劃2027年底前全面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包含天然氣、石油及鈾,斷絕對俄國戰爭機器的資助。就在習近平與普京會談之前,俄羅斯放出消息,會談內容會討論「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線。
鄭欽模:「普京現在打了三年,他現在急需要經濟上的輸血,但是習近平在這一塊一直是迴避的。所以趁這一次,我想普京也很清楚看到,中國在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壓力之下,現在中國在相當程度上是比較有求於俄羅斯的,所以普京當然就把他一直得不到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透過媒體、透過各種公開的途徑就把它發表出來,這當然也就是對習近平的施壓。」
德國智庫最新研究指出,中俄兩國雖然深化經貿與軍事合作,實質上的關係卻不對等,加上受制於地緣政治,雙方更像「同床異夢」的戰略夥伴。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