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直擊】巴菲特透露退休原因 抗川普 地攤經濟回爐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15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聞直擊》。今天是,美東時間5月14日,星期二。

今日焦點:美國核基地隱藏格陵蘭冰層下數十年;為何川普關稅沒有「乘胜追击」 數據揭示原因;川普政策生效 食品雜貨價格現五年來最大跌幅;「吃草」也要對抗川普?克強「地攤經濟」回來了;巴菲特首次透露為何退休。

美國核基地隱藏格陵蘭冰層下數十年】

美國冷戰時期在格陵蘭島冰層下建造的一個名為「世紀營地」的核基地被重新發現。

據《華爾街日報》5月14日報導,NASA科學家查德·格林(Chad Greene)的團隊,在2024年12月,用雷達探測到了冰層下的隧道和建築群。

這是五角大樓當年的一個名為「冰蟲計劃」的核基地遺蹟,該計劃旨在建立核導彈發射場,並儲存600枚導彈。整個基地由核反應堆供電,包括21條隧道,可供200名軍人生活。

該基地於1959年部分建成。但在1967年,因為冰蓋不穩而最終被廢棄。現在它仍被埋於100英尺(約合30米)的冰層下面。

此前,這個基地一直對外公開為研究設施。其軍事目的在1996年被解密。

美國是根據1951年的美丹條約建立了這個核基地。冷戰時期,美方在格陵蘭共有17個基地,駐軍1萬。現在在格陵蘭,美軍仍有皮圖菲克太空基地,駐紮人員不足200人。

【為何川普關稅沒有「乘胜追击」 數據揭示原因】

美中在「日內瓦會談」兩天後,就迅速達成了臨時貿易協議,令外界普遍感到驚訝。

很多人認為,川普應該「乘胜追击」,不該對經濟已受重創的中共降低關稅,這會給其喘息機會。但相關數據顯示,川普展現出其進退自如的靈活性,有其背後的道理。

「今日美國」週三(5月14日)發表了一組數據,揭示了在美國商店中,中國製造的日常家具用品等商品,已占據了壟斷地位。

比如,中國產廚房鍋具的占比,達到了驚人的90%,其次是炊具和冰箱,高達87%,不過洗衣機和乾衣機的比例還算較低,為30%。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字僅顯示了從中國直接對美出口的規模。如果加上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轉口,或「洗產地」對美出口的中國商品,整體規模將更為驚人。

此前,川普總統曾多次談到,讓製造業回流美國、「製造業會讓美國再次偉大」等等。但在商店中的日用品已幾乎全是中國製造的時候,對關稅實施一刀切,很可能會導致日用品缺貨,物價混亂。這不是川普想要看到的。

實際上,具體執行川普關稅策略的美國財長貝森特已經非常明確地進行了說明。在週一(5月12日)接受CNBC的《Squawk Box》節目採訪時,貝森特表示:「我們不想要與中國(中共)的全面脫鈎。」「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戰略必需品的脫鈎。因為在Covid疫情期間我們無法獲得這些必需品。比如半導體、醫藥和鋼鐵。」

【川普政策生效 食品雜貨價格現五年來最大跌幅】

川普政府的政策正在生效,4月美國食品雜貨價格降到了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雞蛋價格更創下40多年來的最大跌幅。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週二公布的數據表明,六大食品雜貨價格指數中有五種下降,非酒精飲料是唯一上漲的。其中,一打「A級雞蛋」的平均價格當月下跌逾12%,為1984年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也是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度環比下跌。肉類、家禽和魚類價格下跌1.6%,穀物和烘焙食品價格下跌0.5%。

2021年,拜登總統上任時,一打雞蛋的價格不到1.5美元,但他離職時,一打雞蛋的價格接近5美元。川普政府將降低雞蛋價格作為其首要任務之一。

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4月時預測雞蛋價格很快就會開始下跌。美國增加了從韓國、巴西和土耳其等國的雞蛋進口量,並在幾年來首次提高了國內產量,大量增加的供應逐漸降低了價格。美國農業部週一宣布,2026年美國雞蛋產量將超過90億枚。川普政府也承諾撥款10億美元幫助農民對抗禽流感,並開始調查國內雞蛋生產商是否人為地提高了價格。

【「吃草」也要對抗川普?克強「地攤經濟」回來了】

近日,一則關於中共將全面開放「地攤經濟」的消息引發關注。在面對川普(特朗普)關稅壓力,中共媒體一直推動「吃草也能活」的輿論背景下,習近平一改此前堅決反對的態度,大力推廣李克強生前提出的這個「草根」措施,被認為中共真的已經「黔驢技窮」了。

博主「新聞調查」5月14日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帖寫道,「國務院最新決定:我國將全面開放地攤經濟,城管協助無條件為群眾服務,讓百姓生活困難人群,找到謀生之路,不再肯涼拌頭。」

「地攤經濟」是李克強在擔任總理期間提出的,甚至把它形容為中國的煙火氣,稱其是穩定就業、活躍經濟、幫助底層民眾自救的重要方式。

當時,在疫情衝擊、就業困難的大環境下,李克強提出這套思路的目的,是試圖用小成本、低門檻的方式,激活基層經濟。

但「地攤經濟」很快遭遇習近平系統內部的集體「降溫」甚至抵制。有分析認為,習近平的人馬將「地攤經濟」看作是李克強「另起爐灶」「爭奪話語權」的政治手段。

於是,各地政府也迅速「理解上頭精神」,實施了撤攤、查攤、封攤等措施;中共官媒也一邊假裝支持,一邊頻頻發出「地攤等於亂象」「經濟不能退化」的調子。

現在,美中關稅戰使得大量中國外貿行業及工廠倒閉,無數人失業。被官方歸入「靈活就業」的擺地攤數量突然增多,而且攤主更趨年輕化。中共現在放出開放「地攤經濟」的消息顯示出,面對經濟困境,北京的確已經「前驢技窮」了。

但有地攤攤主表示,地攤內卷非常嚴重,底層民眾生活變得越發辛酸,難以為繼。

5月6日,一位擺攤賣涼粉、涼麵的年輕攤主發視頻表示,擺地攤現在卷得很厲害:「這麼小的地方,這點人流,賣涼粉涼麵的就有七家。」

一位網絡博主發文說,不是年輕人不想花錢了,而是真的沒錢了。公司裁員,行業寒冬,不是他們想擺攤,而是打工根本活不下去。

他還指出,「地攤經濟」根本不是出路。一條街十個攤位,八個賣烤腸的,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才掙幾十元。而且城管一來,全部沒收,白幹。這點錢也不夠交房租。

此前,中共當局一再放出恨話,以中國人「吃草也能活一年」來堅決對抗美國的關稅戰。由此可見中共極權對國民生命的無視,對維護關稅壁壘,拒絕進入世界自由市場,以及遵守國際準則的決心。

巴菲特首次透露為何退休】

在5月3日的伯克希爾2025年度股東大會上,傳奇投資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宣布,將於今年12月卸任CEO,並推薦非保險業務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接任。

據《華爾街日報》5月14日報導,現年94歲的巴菲特在接受採訪時,首次公開了自己退休的原因。

此前,巴菲特一直無法準確指出,具體何時會將公司的控制權交給阿貝爾。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巴菲特說:「沒有一個神奇的變老時刻,你怎麼知道自己在哪一天變老?」

但近年來他注意到,繼任者每天的工作充滿活力,而自己的節奏逐漸放緩。兩人工作速度差距日益明顯。

他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辦公室通過電話表示:「不知為何,直到90歲我才開始覺得自己在變老。但一旦開始變老,就不可逆轉了。」

巴菲特透露說,在過去的一年裡,他更多地出現了偶爾失去平衡的情況;有時會記不起人名;報紙上的字看起來像是墨水不足似的。這些感受促成了他的辭職決定。

在他宣布辭職之前,很少有人提到這個話題。許多人以為,巴菲特會幹到去世。但巴菲特說,他從未覺得自己會終身擔任首席執行官。

他說:「只要我認為自己比別人更有用,我就會繼續做首席執行官。我也沒有想到會幹這麼久。」

雖然承認年齡削弱了一些能力,但巴菲特認為,自己仍保有作為投資者的最珍貴的天賦。

他說:「對比20年、40年或60年前作出的投資決策,我現在依然遊刃有餘。在市場恐慌時我仍然有用,因為我不因價格下跌或他人恐慌而恐懼。」「這與年齡無關。」

在退休後,巴菲特仍計劃繼續到奧馬哈辦公室上班。

他笑着說:「我不會待在家裡看肥皂劇。我(對投資)的興趣依然如故。」

感謝您,收看本期的《新聞直擊》,我們,下期再會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