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如廁自由引共鳴 中學生便祕的背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30日訊】誰能想到,年紀輕輕的中學生竟然和「便祕」一詞聯繫到了一起。近日,大陸媒體一篇名為《便祕的中學生,和被無視的如廁自由》一文火爆網絡,不但引起了學生家長的強烈共鳴,更引發人們對中國學生健康的擔憂。

文中的主人公化名喬嫚,是山東省某縣城重點中學的高二學生。

文章開篇這樣寫道,早上6點10分,喬嫚坐在馬桶上看著時間一點點流逝,自己卻毫無便意。於是,她不得不放棄如廁,帶著一肚子的無奈趕往學校。因為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在6點30分進入班級,參加早讀。

乔嫚告訴記者,自己已經連續一週沒有排便了,並經常伴有腹痛。這一年來,她沒有一天如廁順暢。醫生建議她增加運動時間,她無奈的表示,沒有時間。

文中的乔嫚並不是特例,而是千千萬萬大陸中學生的真實寫照。從晨讀到晚自習,他們每天的在校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當當,就連僅有的10分鐘課間休息,也被壓縮的所剩無幾。

於是,學生們只能少喝水、少排泄,否則很可能因上廁所而違反學校的規定,遭受懲罰。

有家長說,我家孩子在學校憋一天,回家也是拉不出來,肚子脹得難受。

有網友直呼,太真實了。很多學生在上廁所中途,聽見上課鈴就開始心慌,腹痛脹氣的毛病到大三都沒好。

還有家長感慨,預備鈴嚴重壓縮課間時間,而且老師還查的特別嚴,晚一秒兩秒也不行,動不動就讓學生挨罰,孩子說上廁所要按秒計時。

便祕專科醫生表示,近來接診的患者中,便祕嚴重的幾乎都是中學生,有的學生甚至超過一個月不排便。而住宿生比走讀生的情況更糟糕。

連日來,有關學生被奪走如廁自由的話題在網上迅速發酵,引發熱議。許多人呼籲關注學生健康、改革學校只重成績、缺乏溫度的管理制度。

有網友憤怒喊話,這不是教育,也不是學校,這分明是流水線上的機器人。學校管理畸形到這種程度,都沒人覺得不正常嗎?

更有網友嘆息,這不是學校,是監獄。真正的教育,是讓青少年可以正常的成長,有自由、有尊嚴、有時間聽聽自己身體的聲音。連廁所都不能自由去的教育環境,培養不出真正自由的人。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傅羽綜合報導

分享:

相關文章

【禁聞】「中國製造2025」兩大核心目標落空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7月28日訊】工業軟件是現代工業的「靈魂」,也是「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智能製造」的核心系統。隨著美國EDA與IP領域巨頭新思科技(Synopsys)完成對工業模擬軟件企業安矽思(Ansys)的收購,外界認為,中國國產工業軟件與國外的差距進一步拉大。而「中國製造2025」的兩大核心目標,目前看來都落空了。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