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18日訊】在以色列連續轟炸下,伊朗高階官員、國防系統、軍事目標和核武設施損失慘重,隨著伊朗實力日益脆弱,中共恐怕面臨能源問題,在中東扶植的反美力量也難以為繼。
以色列和伊朗戰爭的緊張局勢持續,伊朗海軍司令表示,可能考慮關閉霍爾木茲海峽。這條「人」字型的海峽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被稱為中東地區的「油庫總閥門」。
根據大宗商品數據公司Kpler的數據,目前90%的伊朗石油都運往中國。如果伊朗切斷能源出口,中國經濟將付出高昂代價。
台灣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鄭欽模:「絕大部分的國家因為忌憚美國的制裁,所以都不敢去購買伊朗廉價的石油。一直以來只有中國在大量從伊朗進口石油,所以這次的戰爭對中國的石油供應會有非常大的衝擊。而且中國在伊朗有大量的投資,對伊朗的大撒幣,伊朗其實欠中國很多錢。所以伊朗的石油輸到中國有一半是還債,有一半是用很低的價格。」
由於購買伊朗石油,中國山東省的魯清石化(Shandong Shouguang Luqing Petrochemical Co., Ltd)和勝星化工(Shandong Shengxing Chemical Co., Ltd.)今年遭到美國制裁。一旦伊朗的能源出口中斷,這些中小型民營煉油廠多年來首次需要按原價購買石油,而目前原油價格一路飆升。
除了能源,這場戰爭也打亂了中共在中東的長期戰略。
鄭欽模:「中共其實不管在敘利亞或伊朗都投下巨資,尤其是伊朗曾經在中國的支持之下,它再去扶植所謂的真主黨,哈瑪斯跟葉門胡塞組織,形成所謂的一道『什葉派之弧』。在中東可謂是橫行無阻,現在這個情況都已經不在了,目前是美國在主導整個中東的和平進程。」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先從整個大戰略架構講,川普跟以色列這一次就是要對伊朗做根管治療,就是所謂拔掉『核牙齒』,深入地下把牙齒的根管給拔掉。那第二個當然就是徹底剷除俄國跟中國在中東的勢力,好讓美國有更加的餘裕,就是轉過身來在印太應對中共的威脅。」
自2023年10月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引發反擊後,以色列已經通過軍事行動,削弱了哈馬斯和真主黨,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又在去年底垮台。如今伊朗也岌岌可危。
蘇紫雲:「那現在當然中共就變得無比尷尬了,因為敘利亞(阿薩德)被驅逐出去了,那現在中俄在中東只有伊朗這個老夥伴,這一次又被打得滿地找牙。那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伊朗說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或者是說之後被以國美國聯手搞掉它政權的話,中共都裡外不是人。所以後續的這個能源工業或塑膠工業,少掉這個40%的來源,對於中共整個產業結構又是另外一記重拳了。」
美國總統川普17日在「真相社交」平台敦促伊朗「無條件投降」。中共黨魁習近平則在哈薩克暗批以色列造成中東局勢緊張,又強調中方反對任何侵犯他國主權和領土的行為。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分析,接下來有兩個看點。
蘇紫雲:「第一個駐韓美軍提高了戰備等級,因為本來預定進入印太的尼米茲號航艦掉頭去波斯灣了,為了防備中共蠢動,所以美軍提高了戰備。第二個美國的大戰略很清楚,就是集中力量對付中共。所以當川普說,普京是我好朋友,習近平跟我很好,這些都是講話軟的一面,但是大棒子就是由盧比奧跟國防部長赫格賽斯端出來,這樣子來看待的話,就可以更加清晰。川普2.0政府,雖然有些戰術上的躁動、關稅,或者是要烏克蘭盡快停戰等等的,但是他的真正重點就是壓制北京。」
日經亞洲的報導分析,中共對伊朗的支持「本質上是有限的」,中共可能向伊朗提供軍民兩用的設備,類似於在俄烏戰爭中提供給俄羅斯的那樣。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