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19日訊】台灣近日把華為、中芯等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禁止台灣企業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與這兩家公司開展業務。去年,華為正是用這種迂迴繞道的方式,獲得了大量台積電芯片。
6月15日,中華民國經濟部發布聲明指出,基於國安考量,把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中國涉及武器擴散活動等的601個實體,加入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制名單。
被納入名單的還包括華為、中芯等中共企業與旗下多家子公司,例如華為在日本、俄羅斯及德國的海外子公司等。
根據中華民國現行法規規定,一旦被列入名單,就代表台灣公司向這些管制公司出口任何商品前,都必須經過政府核准。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華為它實際上就是中共軍方控制的,一個利用這些商業作為一個掩護,來達到它的那些偵查、偵探或者間諜的目的。」「我覺得台灣顯然是越來越感覺到了,就是來自中共國的那個敵意。」
彭博社週一報導,這項新政策,至少部分切斷華為、中芯國際獲取技術、材料及設備的途徑。而自川普第一任期以來,美國一直向台灣施壓,要求採取更多行動,敦促阻止台積電向中國銷售芯片。
謝田:「川普不想讓中共在這個地方,用這個作為一個槓桿來遏制美國。」「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二的芯片都來自台灣,而一旦那個亞太地區出現動盪,如果這個中共侵台也好,或中國和美國有什麼任何的這種衝突也好,整個台灣的芯片供應,對全世界的供應、對美國的供應都會中斷。」
報導指出,根據估計,去年,蘋果和英偉達的首選芯片製造商「台積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華為生產了290萬個AI芯片。
彭博社也曾在2023年披露,部分台灣公司幫助華為,在華南的「芯片祕密生產供應鏈」,打造芯片製造廠。
謝田:「其實台灣還有很多其它的(芯片產業)公司。」「慢慢很快,川普政府可能會意識到,那些公司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可能會要求那些公司也到美國來投資。」「(台灣)他們應該自己搶先提出一個方案來,對台灣有利的關稅方案,讓美國也可以接受,也可以減少順差,也可以不讓中共從台美關係從中獲利。」
台灣這次更新管制名單,也是4月總統賴清德承諾回應美國在出口管制方面的關切以來,首次公開以行動限制半導體產業。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王姿懿美國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