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20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聞直擊》。今天是,美東時間6月19號,星期四。
今日焦點:是否打伊朗?白宮:川普將在兩週內決定;傳習近平多次反撲未遂,失敗後「武功全廢」;英國海軍艦艇穿越台灣海峽;歐企指責北京管制稀土出口,導致貿易中斷;中國經濟等關鍵指標下滑,面臨系統性危機。
【是否打伊朗?白宮:川普將在兩週內決定】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6月19號在記者會上給出了美國可能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時間線。她說:「我帶來了總統的直接訊息,原文是:『鑑於近期與伊朗進行談判的可能性很大,無論是否談判,我將在未來兩週內做出是否採取行動的決定。』」
川普總統已在白宮戰情室召開多次會議,討論對伊朗的應對措施。他一直表示,美國還未決定是否介入這場衝突。萊維特說,川普對伊朗的目標並非更換政權,而是確保該國無法獲得核武器。
「我們必須非常清楚,伊朗已具備發展核武的一切條件。只需要最高領袖下令,該國就能在幾週內完成核武生產。這將不僅對以色列,還對美國乃至全世界構成生存威脅。」萊維特補充說,「全世界,包括俄羅斯在內,都一致認為,伊朗不應、也不能獲得核武器。」
儘管川普支持以色列在伊朗的軍事行動,也在積極推動外交解決方案。不久前,美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向伊朗提出一個方案,旨在建立一個在伊朗境外進行鈾濃縮的區域聯盟,但被伊朗拒絕。
一位與伊朗關係密切的地區外交官透露,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告訴威特科夫,如果美國向以色列施壓,要求結束戰爭,伊朗「可以在核問題上表現出靈活性」。萊維特表示,雙方仍有談判空間,因為美國的提案「在條款上是現實且可接受的」。
目前,以色列已對伊朗的核設施、彈道導彈及其他基礎設施發動了攻擊。伊朗則以打擊以色列的平民區作為報復。19日當天,伊朗襲擊了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Be’er Sheva)的一家醫院,造成數十人受傷。
對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X平台上強烈回應:「以色列將讓德黑蘭的暴君付出全部代價。」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更直言,要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不再繼續存在」。
川普日前呼籲伊朗「無條件投降」,但遭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強硬拒絕。
以色列目前正尋求摧毀位於地下深處的福爾多核設施,這需要穿透地堡的炸彈。而只有美國擁有能夠部署這類炸彈的武器和飛機。
【傳習近平多次反撲未遂 失敗後「武功全廢」】
中共前軍委主席許其亮離奇猝死,引發各種猜測。時評人李大宇日前在自媒體節目中表示,一位紅二代知情者向他透露了一些內幕,提到有關習近平被奪權後多次試圖反撲的細節,稱許其亮曾試圖幫習奪回軍權,失敗後遭到清洗。
該知情者說,在中共體制內,失權就是全部失權,不存在什麼失去部分權力。張又俠對自己掌控權力有絕對的自信,本不想採取過激手段趕盡殺絕,只要習按照給出的劇本演戲就行,還可以擁有有限的自由,比如出訪、旅遊和調研,最起碼可以保住性命。但習近平不甘心,試圖反撲,令張又俠忍無可忍,才發生了後來的軍内大清洗。
爆料稱,在習近平反撲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許其亮,一位最初被倒習派疏忽的人物。由於當初張又俠沒有控制許其亮,才造成他有機可乘,串聯其他人參與反撲。那些消失的軍官,就是因為反撲行動失敗才「被消失」的。
許其亮在習掌控軍權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幫助習確定第三任期。他退休之後能安全落地,沒被整肅,也說明他獲得了習的充分信任。許其亮與習曾在福建福州有交集。他和被整肅的習軍中親信苗華、何衛東都出身南京軍區。許其亮任軍委副主席期間,苗華、何衛東火速晉升。
在習近平前一段長時間「隱身」之際,中共官媒6月2日突然宣布了許其亮的死訊。而在此之前,已傳出何宏軍與何衛東被關押期間死亡的消息,所以許其亮的猝死,令輿論强烈質疑是否涉及軍内殘酷内鬥。
此前大紀元從權威人士處獲知,習近平目前表面仍在台上,實則從去年4月就開始失勢,現在已徹底「武功全廢」。中共元老溫家寶、軍委第一副主席張又俠等,已成為左右中國政局的關鍵因素。
【英國海軍艦艇穿越台灣海峽】
英國海軍發言人6月19號表示,英國海軍巡邏艦「史佩號」(HMS Spey)已穿越台灣海峽,此次航行是英國「長期計劃部署的一部分,完全符合國際法」。
英國國防部並未透露此次航行的具體時間點,只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史佩號」6月18日在台灣海峽航行。此航行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權利。
中共一直宣稱,對具有戰略意義的台灣海峽擁有主權和管轄權。而西方國家則表示,台灣海峽是國際水道。
近年來,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盟友多次派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引發北京的憤怒。
英國軍艦上一次穿越台灣海峽是在2021年。當時「里士滿號」護衛艦(HMS Richmond)在前往越南的途中部署在東海。中共軍隊隨即跟蹤該艦,並予以警告驅離。
2024年10月,美國導彈驅逐艦「希金斯號」(USS Higgins)和加拿大護衛艦「溫哥華號」(HMCS Vancouver)例行通過台灣海峽。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當時表示,兩艘軍艦穿越台灣,表明美國和加拿大致力於維護所有國家的航行自由。
美加軍艦聯合穿越台海令中共跳腳。中共東部戰區司令部當時發布聲明,將這次航行稱為「公開炒作」,中方將「全程跟監警戒」。
美國第七艦隊發聲明回應說:「國際社會在台灣海峽的航行權利和自由不應受到限制。任何主權或管轄權主張,若與航行和飛越自由,以及其它合法使用海空(領域)相抵觸的話,美國都將予以拒絕。」
【歐企指責北京:管制稀土出口導致貿易中斷】
歐盟商業領袖表示,歐洲企業陷入了美中緊張關係的夾縫之中,北京對稀土的出口管制是導致貿易中斷的主要緣由。
據《日經亞洲》周四(6月18日)發表的一個獨家採訪,歐盟中國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延斯·埃斯克隆(Jens Eskelund)表示,因為美中之間的持續貿易摩擦,歐盟企業如同被「挾持為人質」一樣,正遭受着「附帶損害」。
他指出,儘管北京宣稱,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是為了應對川普(特朗普)的關稅,但該管制適用於所有國家,每批貨物的出口都需要北京審批許可證,這導致歐洲企業因為中方的行政拖延陷入困境。
此前,中美貿易官員在倫敦舉行會談,並宣布達成一項初步框架協議。川普總統在6月11日表示,北京已保證提前供應磁鐵和稀土,但雙方尚未達成最終協議。
埃斯克隆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中共為防止美國通過第三方獲取稀土,要求控制供應鏈,結果導致歐洲企業蒙受損失。這損害了中歐關係。這種不確定性也會促使歐盟加速實施「去風險化」策略。
歐盟與中共計劃將於7月舉行峰會,並慶祝外交50周年。但雙方之間的貿易摩擦在近期加劇。
6月15日,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G7峰會上警告說,中共正在通過補貼和削弱知識產權來主導供應鏈。並稱北京的行為是在製造「新的衝擊」、「在故意扭曲」供應鏈。她還呼籲G7集團各國團結應對。
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數據,目前中共控制着全球60%的稀土供應,以及90%的精煉能力。馮德萊恩指出,北京已經將此「武器化」並用來打擊競爭對手。
歐盟中國商會5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成員認為,歐洲企業和公司在華經商變得更困難。相關情緒指數已連續第四年下降,反映出歐洲企業對中國經濟前景感到擔憂。
【中國經濟等關鍵指標下滑 面臨系統性危機】
多方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涵蓋人口、經濟、就業、消費、資源等多個領域的關鍵指標,都出現明顯下滑。
中國連續第二年出現人口負增長。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4年全國出生人口為902萬人,創1949年以來新低;死亡人數為1110萬人,自然增長率為-1.18‰。
學齡兒童與在校生人數也大幅減少。部分地區的學前教育機構招生困難,一些鄉鎮小學因生源不足被合併或關閉。
青年就業壓力仍持續高企。雖然中共官方不再持續公布16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但第三方估算顯示,該群體失業率仍長期處於高位。製造業與互聯網行業裁員增多,很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
中國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意願減弱。一些地區的大型商場紛紛關停、轉型,餐飲、旅遊等可選消費,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的衰退最嚴重,天津、濟南、佛山、東莞等城市的GDP均呈負增長或零增長。房地產市場也繼續低迷。
大量中小企業被註銷。其中大部分為小微企業。而外資企業的投資也在不斷下降。一些外資企業已經調整了產業布局,將生產轉移至東南亞國家。
中國的水資源與耕地面積,也呈現出負面趨勢。華北平原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部分河湖斷流已成常態。2023年官方數據顯示,耕地面積淨減少約36萬公頃,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受關注。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