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21日訊】台灣的大罷免運動,正式在週五,進入第三階段,並且計劃在7月26日舉行投開票,由選民決定24位立法委員與新竹市市長高虹安的去留。國際媒體報導指出,這場民間領導的罷免行動,最終可能會讓執政黨重新掌控立法院。
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週五審定了第一波罷免案。針對24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的罷免案成案,訂於7月26日投開票。
根據公告,24名罷免成案的立委,包含傅崐萁、羅廷瑋、葉元之、王鴻薇、徐巧芯、賴士葆、羅智強等人。
針對民進黨籍立委的罷免行動,除了有兩名立委的連署截止日還沒到,其它都沒有收集到足夠的有效簽名。
目前,台灣立法院的113個席次中,在野黨佔62席,執政的民進黨則佔剩下的51席。
隨著這場橫跨藍綠、以「反共護台」為核心的歷史性民主行動,推進到第三階段,有美媒指出,約四分之一立委面臨罷免,可能會讓執政黨,重新掌控立法院。
國民黨表示要對抗所謂的「惡意罷免」。民進黨則全力支持罷免行動,本週發布影片呼籲民眾投贊成票並「反共」。
台灣反共網紅八炯:「在這個中共正式宣布武力犯台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反統戰。」「就是去破解它的假資訊。因為假資訊會影響民間的反共意志跟團結意志。當今天,這個國家的軍隊再強大,它如果不得民心,民間不團結的話,這個軍隊再強大,也打不贏。」
旅澳法學家袁紅冰曾在今年五月指出,中共中央密令啟動輿論打壓、人格抹黑與法律懲處的手段,矛頭針對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反共網紅八炯與饒舌歌手陳柏源三位代表人物,想壓制台灣社會的反共聲音。
八炯:「可以明顯發現在台灣的同路人就配合,中共國台辦或是中共大外宣的論述是越來越一致了。」「中共網軍出來的這個時間,跟中共網軍出來洗地的帳號是越來越多了。」「幾乎都是模板,還有裝成台灣人的。」
按法律規定,罷免案的投票,有效同意票數,必須超過不同意票數,而且同意票數要達到原選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才算罷免通過。一旦通過,今年稍後就需要補選,選出新的立法委員。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王姿懿、郭約希美國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