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21日訊】台灣大罷免行動進入到第三階段,中選會審定公告,總共有25案成立,包括24名國民黨立委、新竹市長高虹安。7月26日將進行罷免案投票,事件引發國際關注。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22日將展開「團結國家十講」活動,傾聽國人的想法,聚焦「國防」、「兩岸」、「外交」等10大主題,期盼以最大化,團結國家。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我們希望作為國際負責任的一員,能夠持續的表達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多,那對內,總統也一直持續希望能夠有具體的行動,可以團結國人,團結朝野,也團結國家。」
面對中共頻頻恫嚇,台灣民間團體直指在野黨刪減、凍結國防等重要預算,因此發起大罷免連署活動,目前第一波審查結果,共有24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成案,將在7月26日進行投票。
台灣大罷免,受到《路透社》、《金融時報》等國際媒體關注,內文提及:「在野黨在立法院,阻擋政府的國防支出等預算,如果罷免案成功,可能使執政黨重奪國會主導權,進而有機會推動加強對中共防禦的政策。」
藍營則發起反罷免活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站台立委李彥秀,喊話支持者投下「不同意罷免票」。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團結除了個別立委以外,一定要做區域的團結,透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催出所有的不同意罷免票。」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我們想辦法催出藍軍還有我們支持的選票,這就是在這一罷免戰當中,我們致勝的關鍵。」
力拚催出更多國民黨支持者選票,但不少深藍支持者認為,藍營立委削減國防預算、凍結潛艦國造預算支應,背離國民黨的「反共保台」核心價值。
在國民黨啟動反對罷免宣傳之際,發起罷免連署的民間團體,也在全台以不同形式,呼籲台灣公民響應罷免不適任立委;不少台灣網友在社群平台曬出機票,準備返鄉投票。
新唐人亞太電視胡宗翰、趙庭譽台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