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直擊】軍方內鬼攪局 川普緊急闢謠 暗中動手!中共繳護照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26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聞直擊》。今天是,美東時間6月25日,星期二。

今日焦點:軍方內鬼洩「機密」,川普內閣強勢回應!內幕:中共嚴密監控稀土專家日本鹿兒島外海5天狂震400多次,大地震前兆? 北約同意擴大國防支出至GDP5%。

【川普施壓奏效 北約同意擴大國防支出至GDP5%】

今天(6月25日),北約32個成員國在海牙峰會期間,發布聯合宣言,同意在2035年前,將年度國防與安全相關支出提高到本國GDP的5%,並重申任何對一個成員國的攻擊,都等同於對全體成員國的攻擊。

這5%當中,3.5%將用來加強兵力、武器、彈藥等常規軍備。其餘1.5%,投入網絡防衛、基礎設施與能源安全。北約估算,這將讓各國每年多花上千億美元。

西班牙已公開表示,達不到這個目標,其他一些國家也表達了保留意見。

北約祕書長呂特(Mark Rutte)在海牙表示,俄羅斯威脅長期存在,中共軍力又在擴張,朝鮮和伊朗也在援助莫斯科。他說:「歐洲別無選擇,只能集體加碼軍費」。

這次峰會釋放一個明顯信號:北約已不再把援助烏克蘭放在唯一優先。隨著多重威脅升溫,戰略重心正轉向全球防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這回只被安排參加一場非正式晚宴,並未列席今天的正式首腦會議。川普表示,他可能會與澤連斯基單獨會談。

荷蘭首相斯霍夫(Dick Schoof)在會見澤連斯基時表示,「烏克蘭是我們歐洲—大西洋家庭的一員」,但雙方都沒有提到「北約」這個詞。

從整場會議的重點和聲明措辭來看,北約更關注的是中共、俄羅斯與伊朗所構成的全球安全挑戰。

【對伊行動報告帶政治動機? 川普內閣強勢回應】

再來看看,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引發的爭議。

今天(6月25日),川普總統表示,把伊朗的核計畫「整整打退了幾十年」。他還說,這場空襲直接結束了戰爭。

川普這番話,是在回應CNN等媒體昨天(24日)引述的一份五角大樓早期情報評估。評估稱,這次空襲沒有徹底摧毀伊朗的核項目,可能最多只讓進度延後幾個月。

川普堅稱,美軍發動的是一次「毀滅性打擊」,伊朗被打怕了,不得不同意停火。國務卿盧比奧也回應說,伊朗的核轉換裝置已經被摧毀,「山體下的一切設施狀況都很糟糕」。

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形容,這次軍事行動「完美無缺」,他質疑對打擊效果持懷疑態度的情報評估,是「帶有政治動機的推測」。目前,聯邦調查局已經對情報泄密展開調查。

另一邊,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埃斯邁爾.巴蓋伊(Esmail Baghaei)對半島電視臺承認,美軍空襲確實重創伊朗核設施。他拒絕透露細節,但證實B-2轟炸機使用的鑽地彈,造成了嚴重破壞。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張平指出,CNN和《紐約時報》質疑打擊效果,是典型的反川普認知戰。他說,如果真有打擊不力的情況,第一個知道的不會是五角大樓,而是摩薩德;第一個爆料的不會是CNN,而是內塔尼亞胡;第一個反應不會是電視上貧嘴,而是以色列戰鬥機重返伊朗。

川普今天也透露,美軍空襲之後,以色列特工進入福爾多核設施查看,報告說「那兒已經被徹底摧毀了」。

Maxar的最新衛星圖像顯示,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都受到了嚴重破壞。福爾多多個出入口被炸毀,伊斯法罕的地面建築嚴重受損,納坦茲核設施出現兩個巨大的彈坑,說明美軍確實打到了目標。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認為,美軍使用的GBU-57鑽地彈,也許無法徹底摧毀福爾多這種深埋地下的設施。但他們指出,強大的衝擊波可能已經重創離心機。

【收繳護照 中共嚴密監控稀土專家

我們接著來看中共在稀土產業上的最新動作。

《華爾街日報》今天(25日)報導,中共商務部最近幾週,要求全國稀土企業上交一份詳細名單,列出旗下擁有關鍵技術的員工。包括他們的專業技能、學歷背景、研究經驗,甚至連個人信息都得一一填上。

有知情人士透露,這背後是中共要建立一個「稀土專家名錄」,目的就是加強監控,防止這些技術人才外流,尤其是防止他們帶著商業機密出國。一些公司已經被通知,要把員工的護照收上來,交給企業或地方政府保管。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礦產和加工國,光是稀土磁鐵的產量,就佔了全球九成。這些材料廣泛用在汽車、電子產品,甚至軍事武器中,是美中貿易戰的核心之一。

從今年4月開始,中共還實施新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進一步卡住全球供應鏈。這讓不少依賴中國產品的歐美企業捏了把汗,有的工廠甚至暫時停產。

為應對中共將稀土武器化的做法,在上週舉行的七國首腦峰會上,G7領導人制定了一項「行動計劃」,擬推動:在市場遭到蓄意干擾時,協調應對;並推動採礦、加工、製造和回收渠道的多元化等。

彭博社此前報導,川普政府已經重啟了拜登時代的計劃,打造國內稀土磁鐵供應鏈,該供應鏈將涵蓋稀土元素開採、加工和磁鐵生產。同時官員們在尋求提案,希望未來六個月到一年內增加美國國內稀土磁鐵的供應。

美國東北大學電機與電腦工程系傑出教授文森特.哈里斯(Vincent Harris)告訴大紀元,中共利用稀土壟斷地位過分逼迫美國和歐洲,將讓自己陷入非常危險的局面,因為這些國家可能會找到替代品,中共就將失去稀土牌。

【美智庫:中企掌控拉美31座港口 威脅美國家安全】

中共對拉美地區關鍵基礎設施的威脅日益嚴重,根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國企業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建設和運營了多達31個活躍港口,數量之多,遠超先前所了解的情況。

研究發現,從墨西哥到智利,中方所涉及的港口數量比過去所知還要多一倍以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企業在過去20年來陸續買下拉美地區的電力公司、礦場、電信及港口等關鍵基礎設施,引發美國政府對國家安全的擔憂。

川普總統自上任以來,曾多次警告中共控制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將帶來巨大風險,並表示一定要從中共手中奪回巴拿馬運河的掌控權。

隨後,長和集團同意將其全球43個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港口,打包出售給美國貝萊德集團牽頭的運營權交易。

但智庫研究指出,根據美國貿易量、美國海軍活動,以及與美國軍事設施或戰略咽喉的距離等評估指標,外國影響力在牙買加和墨西哥港口的滲透,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更大。

該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亨利·齊默表示,「西半球風險最高的港口是牙買加的金斯敦。」

金斯敦位於美國的戰略盟友國家,吞吐量巨大,卻由中共國企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控股。

研究評估,風險次之的是墨西哥港口曼札尼約(Manzanillo)和韋拉克魯斯(Veracruz),兩處皆由長和集團管理。

外界擔憂中共可能利用港口設施干擾美國商業活動,並在華盛頓與北京發生衝突時拒絕美國軍艦進入,以及為中共海軍艦艇提供補給。

【大地震前兆?日本鹿兒島外海5天狂震400次】

從6月21日開始,日本九州地區鹿兒島縣吐噶喇群島近海地震次數急增,截止今天(25日)的5天時間裡,日本氣象廳已觀測到超過400次震度為1以上的地震。其中規模最大的發生在當地時間22日晚7點15分,震級5.1、震度為4的地震。

日本氣象廳的震度等級範圍從0至7,震度0表示幾乎無感,震度7表示極端破壞。

所幸,在25日的觀測中,地震次數有所下降。

如此頻繁的地殼震動,再度引發人們對日本民間流傳的「吐噶喇規律」與「7月5日大災難」預言的熱議。

當地氣象廳持續提醒島上民眾,仍需隨時做好發生更強烈地震的防災準備。

台灣中央氣象署也表示,將持續關注日本氣象廳等發布的消息,並呼籲台灣民眾要有防災意識。

吐噶喇群島由12座小島組成,據了解,所謂「吐噶喇規律」,指得是該群島頻繁發生震級小的地震後,可能代表日本即將發生大規模地震。甚至有日本網友整理過往資料後聲稱,2011年311大地震發生前,吐噶喇群島也曾發生多起連續地震。

對此,地震專家出面闢謠,日本東海大學客座教授長尾年恭指出,吐噶喇群島的地震或火山活動,無法誘發遠方地區的地震或火山活動。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