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7月06日訊】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最近連續喊話,希望台灣民眾團結起來,挺國軍、守護海洋安全。他強調,只有靠實力,才有真正的和平。7月1日在台北市舉行第四場,以「國防」為主題。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中華民國之國防,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賴清德:「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
賴清德提到,國軍是一支有能力保護國家的勁旅,也獲得國際社會正面肯定。不僅有守土衛國的能力,在天災、疫情等危急時刻也總是第一時間投入救援。他呼籲全民做國軍最堅強的後盾。
針對中共持續對台文攻武嚇,包括灰色地帶侵擾、情報滲透、網路騷擾、攻擊國軍士氣等,賴清德指出,中共軍費不斷攀升,區域威脅日益擴大。他宣布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 3%以上,以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賴清德:「我們要透過實力才能達成真正的和平。我們對和平要有理想,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但是和平絕對不是一紙協議,或是應侵略者的要求就能達到,我們不能有幻想。」
當天下午,賴清德也接見「2025台灣海洋國際論壇」訪問團,並表示,台灣人會秉持自由、開放的海洋精神,持續與全球民主夥伴攜手合作,共同守護海域安全。
與此同時,中華民國國防部通報,從7月1日上午6點到2日上午6點,共偵獲中共53架次軍機、8艘軍艦,總計61機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37架次逾越海峽中線。
6月29日,賴清德發表的「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聚焦「憲政體制」,過程中提及大罷免運動,是台灣社會珍貴的公民力量,目的是恢復國家秩序,阻止共產黨併吞,守護國家。
台灣大罷免運動,引起美國、日本、印度與英國媒體,高度關注,內文提及「在野黨利用在立法院多數席位,阻擋國防預算等政府支出,阻礙台灣政府加強防禦中共的努力。」
賴清德指出,台灣正面臨國安5大威脅,包括中共對國軍的滲透與間諜活動,以及中共混淆國人的國家認同,並藉由融合發展,吸引台商與台灣青年。
賴清德:「中國哪一次天災地變,台灣人民沒有捐款?台灣都捐款,台灣很樂意跟中國好好相處,但是大家要了解,中共利用台灣的善意交流的機會,進行統戰滲透。」
台灣民間團體,因此發起「罷免不適任立委」運動,第一波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將在7月26號投票。
賴總統在演講尾聲表示,身為總統也是憲法守護者,有責任確保國家體制完善,並期盼在憲法法庭的正常運作,以及社會大眾高度參與下,讓國家的憲政體制得以回歸正軌,持續守護台灣。
7月1日,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與日本、印度、澳洲外長在美國國務院舉行舉行第二次QUAD四方會談,以加強印太地區的海上安全和互操作性,對抗中共威脅。並聚焦關鍵礦產供應鏈合作並確保印太地區自由開放。
台灣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鄭欽模:「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針對的當然是中國。中共一直把所謂的鄰近區域,特別是西太平洋跟印度洋地區,當作自己內部的領域,尤其是對台海、對南海的威脅。特別是在南海這個部分,跟菲律賓、越南等都發生所謂的領土衝突。」
印度國防部表示,印度、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的海岸防衛隊已啟動史無前例的「四方海上船舶觀察任務」。
在美、日、印、澳2024年第一次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聯合聲明中,宣布計劃在2025年啟動首次四國海上巡邏任務,以改善互操作性和促進海上安全,並在未來幾年繼續在印太地區執行更多任務。
國際聚焦嚇阻中共侵台。日前,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出席智庫座談時表示,美軍花大量時間思考如何挫敗中共跨海入侵,而且多國不間斷監控台海,中共想要成功跨水域作戰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
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我們討論的是,對手必須跨越80英里的海峽,而且這一缺口,正受到嚴密監視,今天,多個國家再次攜手合作,阻止他們進行此類行動。能夠毫無阻礙地成功跨越如此規模的海峽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因此,我們投入大量時間,不斷加大中共軍隊的難度。正是透過我們在整個地區建立夥伴關係的能力,我們的盟友和夥伴正在台灣海峽進行航行。他們正在密切合作,建立必要的互通能力,以對抗他們(中共)在該地區的侵略性、好戰性和脅迫性活動。我們專注於我們的人員,以確保我們的隊友理解他們使命的重要性,並確保我們同舟共濟。」
另外,克拉克也證實,美軍正在印太戰區籌建兩個「多域司令部」(MDC)—太平洋多域司令部與日本多域司令部,以統領陸軍的多領域特遣隊(MDTF),應對中共日益升高的區域威脅。
新唐人新聞週刊黃嫣華、吳慧真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