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打擊大企業賴帳救小企業 中共行動惹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09日訊】日前,中共展開專案行動,聲稱要打擊賴帳不還的大型企業,救助陷入倒閉潮的中小企業。專家認為,大企業自身難保,中共此舉成效存疑。

中共市場監管總局11月下旬開展打擊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帳款的專項行動」,並將持續至12月10日。

打擊的方式,包括對大型企業進行摸底,檢查各大企業的年度報告,對逾期未還的情況,嚴查並加大打擊力度,以助推所謂的經濟發展。

金融專家施進:「這些大型企業或是央企,它們壟斷了行業的資源。中小企業拿不到大項目,大型的企業拿到之後,把項目分拆出來給中小企業,要它們去墊資,所以出現了拖欠。」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說,很多大型企業有能力也不還欠款。

前大陸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合規官梁少華:「一個行政機構去出這個通知,就說明法律系統是崩潰的。正常的途徑,你有法院調解庭,有仲裁庭,你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回欠款。現在一個政府機構去主導這個事情,就說明原來的法律體系,至少是對催收欠款無效。」

施進:「有很多中小企業已經拖欠的資金鏈斷,倒閉了,中央才去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可能個別企業清還了欠款,作為政績的宣傳,而不是說實際能夠把拖欠款全部清償。」

梁少華指出,大型企業拖欠帳款的根源是政府欠款不還。

梁少華:「你看這個鏈條,為什麼小企業拿不到錢?一個建築商,一個原材料商拿不到錢,是因為上游不給。上游的大企業有的是開發房地產,有的是開發基建,有的就是城市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這一方面,很多地方財政壓很多很長時間的款。」

以往地方財政都是靠賣土地還欠款,或借新債還舊債把資金鏈接起來,現在為什麼不靈了?

梁少華:「現在,一是經濟環境特別不好,借債不好借。另一方面中共也在壓地方債,地方債要審批程序,控制得比較嚴。很多情況很難募集所需的足夠的資金。所以可能帳期比以前更長甚至它就賴掉。大企業拿不到錢,分包的各級的小企業都很難拿到錢。政府機構的欠款是很大的一方面,一般也很難起訴,即使是起訴成功了,也很難執行。」

早在2019年,至少已有480個地方政府因欠帳不還而成為「老賴」。

2019年至2022年,3年疫情清零下,更多的地方政府與大型企業因拖欠帳款導致中小企業陷入倒閉潮,連餐飲業也受重創。

江蘇蘇州自媒體人:「這一條街,7個鋪子倒了5個。而且都是做餐飲的,這可是我們萬全街核心地段。」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的失業率增加得很快,主要原因是很多企業出現倒閉,小企業更是首當其衝。因為小企業聘用人數應該也不少。這可能會危及到地方經濟、地方產業的一個狀況。」

中共國務院國資委10月召開通報會,要求央企展開清債行動,帶頭償還欠款,嚴防拖欠農民工工資等。

梁少華:「現在經濟下行的非常厲害,很多人失去工作,特別是大量的農民工,本來就在社會的底層,沒有社保、沒有醫保,只靠一點工錢,如果拿不到,有可能會發生群體事件。比如去上訪,去圍攻這些大型企業。對社會來說非常不穩定。」

9月20日,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清理拖欠企業帳款專項行動方案」,要求解決政府拖欠企業帳款問題,解開企業之間相互拖欠的「連環套」,央企國企帶頭償還。

黃世聰:「幾年前COVID19的時候,很多地方要口服疫苗、快篩什麼一大堆,但是沒有款項撥下來,所以還有很多是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欠錢。」

黃世聰說,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現在也沒錢,所以把目標鎖定大企業,但大企業也自身難保,是否有能力還款救助中小企業,成效存疑。

編輯採訪/李韻 後製/鐘元

分享:

相關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