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01日訊】香港富商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估計無法按預期在4月2日簽署與貝萊德財團達成的交易,中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宣布要對這筆交易展開審查。評論指,這顯示北京對港企要從軟控制轉為硬控制。
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原訂4月2日與美國貝萊德集團(BlackRock)牽頭的財團簽署巴拿馬港口的交易協議,現在預計不得不推遲。中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3月28日發文說,該局反壟斷執法二司負責人對港媒表示,將對這項交易進行反壟斷審查。
之前在3月4日,長和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公告稱,準備將旗下多個港口業務出售給貝萊德-TiL財團,總價格為227.65億美元。
中共對這筆交易感到震怒,據接近北京決策層的人士透露,習近平原本計劃將巴拿馬港口問題作為與川普政府談判的籌碼,但卻遭遇失敗。
當局要求多個部門研究評估,可以用哪些措施來阻止交易。目前市監總局反壟斷執法二司的表態可視為是第一步棋。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表示,這顯示出一個更深層次的趨勢,就是北京與香港商界之間長期存在的默契平衡已經破裂。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過去,北京一般來說是透過一些親中的媒體釋放意象,很少用正式的監管機構介入港資企業,都是通過統戰或者其它的旁敲側擊的方式。這次直接由市場監管部門發起反壟斷審查,意味著開始就是把香港跟美國的企業等同,都是不信任的企業。而且也開始了主張對海外的戰略資產主權式的干預的這個計劃的正式浮出水面。」
長江和記由李嘉誠創立,是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私人公司,並非中共國企。香港商人、前政協委員劉夢熊撰文表示,香港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長和集團擁有的海外港口碼頭業務資產,是受《基本法》保護的私有財產權;長和集團對這些資產的處置和自由流動,也受《基本法》的保護。
黃大衛表示,長和集團結構非常複雜,它並不是由黨直接管理,但肯定跟北京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黃大衛:「要是說沒有北京的幫助,長江和記不可能取得(巴拿馬)這兩個港口,應該說這兩個港口就指定給他經營的。但是香港人的想法跟國內的人想法不同,他是一個純粹商業想法,就是你拿我做白手套,我來參與做,但是我把它做成真的一樣。這是港資跟國內公司的不同。但是如今這種邊界已經慢慢被重新定義,北京顯然不再允許香港企業用一種非常聰明的方法去跟北京進行一個商業合作,而不受它的管理,只受它的軟控制,現在就要從軟控制變成硬控制。」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政治學博士林松表示,中共不是第一次對香港企業下手,之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言獲罪,中共搞垮了他的企業。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政治學博士林松:「現在對付李嘉誠,好像看起來是對付一個生意人,但其實呢,這個是第二次的事件,也是想把這個私營企業,就是這個李嘉誠的,把它當成是中國的。就是不管你是什麼私營啊,民營啊,我說是我共產黨的,就是共產黨的。」
林松博士認為,北京對長和交易的干涉會有兩方面效應。
林松:「包括香港生意人,還有其它國家到香港做生意,或者到中國大陸做生意,他們看見李嘉誠這樣被打壓,想自由地買賣都不可以。所以呢,他們以後還敢不敢在香港做生意,還敢不敢在中國大陸做生意,如果有機會,他們都會跑,都會離開香港,離開中國大陸。另外呢,在美國方面,特別是Donald Trump政府,他們都證實了中共有這個野心,所以對這些巴拿馬港口,還有其他的港口的控制,證明了Donald Trump原來的想法和做法是對的,要收回這些港口。」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反壟斷官員已開始審查貝萊德的業務,尤其是在中國的投資。而《南華早報》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貝萊德正以購價的三分之二的價格出售其在上海的最後一項主要資產,加速退出中國蕭條的房地產市場。
編輯/尚燕 採訪/易如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