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17日訊】美中官員在英國倫敦磋商後,針對貿易架構達成共識。但消息人士透露,北京並沒有承諾批准軍用稀土出口。學者認為,中共此舉刺激西方國家加速尋找替代方案,目前美國已經雙管齊下。
路透社6月15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共在倫敦會談上承諾,加速批准非軍事用途的稀土對美出口,目前有數萬份申請仍待審核。但兩名消息人士都談到,中共在特殊稀土方面仍拒絕讓步,其中包括軍事用途所需的釤。
釤 (Sm) 的主要用來製造釤鈷磁鐵 (SmCo magnet)。釤鈷磁體能在高溫下保持磁力不衰減,是製造導彈、戰鬥機、智能炸彈等軍事裝備必備的。一架F-35戰鬥機大約使用約23公斤的釤鈷磁體。
美歐近幾年已經明確意識到中共壟斷稀土對供應鏈的威脅,因此2023年對華政策「去風險化」被被寫入G7峰會的公報。而這次貿易戰中,中共反覆操弄稀土牌。消息人士表示,中方代表把軍用稀土解禁,和美國解禁對中國出口最先進AI芯片掛鉤在一起。
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導致「短多長空」的行為。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這對於中共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短多長空』的事情。因為基本上,你等於說刺激了西方國家加速在稀土的提煉或者尋找稀土的替代方案。美國現在很明顯已經找到很多稀土的礦產,其實稀土的問題不是礦產的問題,其實主要是提煉能力的問題。」
稀土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低,但因開採和提煉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因此西方國家的產量有限。而中共在鄧小平「中東的石油、中國的稀土」的策略下,無視提煉過程中污染及放射性問題,壓低成本擴大生產,擠垮其他國際競爭者,從而贏得全球90%的市場獨占局面。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以美國的科技能力來講,它要提煉這些稀土其實不是難事,最主要是環保或者是在哪個國家去提煉的問題。但是如果美國決心要做這樣的事情,其實應該是可以很快在兩、三年之內,能夠建立自己的能量。但建立自己的能量以後,對中國來講就是以後你的稀土其實市場就沒有了,你的經貿或者在這方面的經濟獲益就會降低,其實長遠來講對中國也是不利的。」
目前,美國雙管齊下,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使用非稀土元素製造馬達。錳的二元合金錳鋁(MnAl)等近年來成為極具前景的無稀土永磁材料。同時,美國政府也在建立自己的稀土供應鏈。
沈明室:「其實它會分兩種,第一種就是稀土或稀土磁鐵對汽車工業的影響,因為這個科技是比較低階的,它就想辦法發展出不需要用到稀土的科技。那另外一方面稀土也用在很多高科技,或者是武器系統方面,沒有辦法從中國獲得稀土,它就會從其它的國家或者精煉以後來尋求替代的商品,而不讓它自己本身的高科技武器的發展,受到中國稀土製裁的影響。」
彭博社報導說,川普政府重啟了拜登時代的計劃,打造國內稀土磁鐵供應鏈,將涵蓋稀土元素開採、加工和磁鐵生產。同時官員們在尋找提案,以求在未來六個月到一年內增加美國國內稀土磁鐵的供應。
陳世民:「很明顯美國目前是加快速度,來去進展,那我個人覺得這個其實就假以時日吧。這個其實,相較於那些什麼半導體晶片而言,不是什麼高科技的一個事情,只要說你西方國家,美國願意說花一些資金下去,提供一些免稅的措施,我相信西方國家還是會有民營公司,它會願意去進行這樣子的一個研發跟開採的。」
美中兩國5月在瑞士日內瓦達成貿易戰休戰90天的共識,暫緩互徵高達3位數的關稅。目前談判的重點逐漸從關稅轉移到出口管制,兩位消息人士透露,休戰期可能將延長。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