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美出手轟炸伊朗核設施 中共處境越發尷尬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23日訊】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繼續發酵。美軍終於出手,轟炸了伊朗的核設施。外界評論,這讓伊朗背後的老大哥——中共,遭受複合式的打擊,其在中東的勢力被進一步消弱,處境越發尷尬。

當地時間6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宣布,美軍順利完成對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的轟炸任務,戰機安全返航。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鍾志東博士:「伊朗的核設施特別,它藏在地底之下,以色列現在欠缺攻擊深藏在地下的伊朗核武相關設備。所以就需要美國的GBU-57巨型鑽地彈,來對這些深藏在地下的核設施進行攻擊,這也是美國這一次攻擊最主要的目標。」

長期以來,伊朗一直與中俄關係密切,被普遍看成是中俄在中東地區的勢力代表。伊朗扶持哈馬斯等恐怖組織,並積極發展核武、企圖成為擁核國家。

6月13日,出於對伊朗正接近「核武臨界點」的擔憂,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轟炸伊朗的核計畫相關設施。

北京對此的反應與當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截然不同,中共外交部迅速表態,批評以色列,要求其停火。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中國(中共)現在是最尷尬的了。失去了伊朗之後,它除了在地緣政治上少掉一個重要據點,在能源的補給上面,也少掉170萬桶的低價原油,所以對中共來講是複合式的一個打擊。」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伊朗因為核計劃,被國際孤立、制裁,中共藉機偷偷低價購買伊朗石油,並以「一帶一路」為名對其進行殖民經濟。如果伊朗發生政權交替,制裁放鬆,新政府應該不會再繼續與中共保持親密關係。

外界擔憂,隨著戰事發展,伊朗可能試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個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咽喉,襲擊過往船隻。對此,蘇紫雲認為,如果伊朗這樣做,中共在其中的角色也將很是尷尬。

蘇紫雲:「霍爾木茲海峽護航的狀況對全世界都有利。可是中國跟伊朗視為盟友,如果中國海軍也加入護航艦隊,西方國家當然會歡迎,可是這等於是北京自我拿石頭砸腳。所以霍爾木茲海峽開通、封鎖與否,對北京來講又是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21日晚,川普對全國發表講話表示,「伊朗的核濃縮設施已被徹底摧毀」。他警告伊朗,如果不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可能會攻擊更多目標。

蘇紫雲:「川普這一次的攻擊就等於是三個目標一次滿足。拔除了『核牙齒』,第二個就是重整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畢竟其他國家都希望川普可以拔掉同為阿拉伯國家的共同威脅,第三個等於把中俄勢力驅逐出去。」

此前,外界一直非常關注美國是否會直接介入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川普曾談到,自己預計會在兩週內做出決定。在被記者問及,除了空中行動,是否考慮動用地面部隊時,川普明確表示,不想談論出動地面部隊。

鍾志東:「在這種有限的戰爭之下,中國(中共)支援伊朗的方式,是透過調停者的方式來為伊朗爭取談判的空間跟時間。假如是有限戰爭持續進行的時候,對伊朗進行經濟的支持還有軍事物資的援助,也是可以預期的,就像現在中國支持俄羅斯一樣。」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鐘志東博士認為,北京會竭盡所能支持伊朗現政權,希望其不會垮掉。但中共沒有能力,也不敢直接進行軍事干涉,因為這會徹底激怒美國。

編輯/李謙 採訪/常春 後製/Tony

分享:

相關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