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7月04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聞直擊》。今天是,美東時間7月3日,星期四。
今日焦點:俄海軍副司令陣亡,烏軍疑用美制導彈襲擊;美國6月非農就業新增14.7萬超預期,股市應聲大漲;中共黨媒大篇幅紀念李克強,掀黨內反習風潮?新疆書記換人,消息指與武裝力量蓄勢謀反有關;俄情報文件顯示:中共2027不敢攻台,目標另有所在。
【俄海軍副司令陣亡 烏軍疑用美制導彈襲擊】
先來關注俄烏戰爭的最新進展。
俄羅斯國防部今天(7月3日)證實,俄海軍副司令米哈伊爾.古德科夫少將(Mikhail Gudkov),在與烏克蘭交戰期間陣亡。
俄國防部聲明稱,古德科夫昨天在與烏克蘭接壤的庫爾斯克州邊境地區執行任務時身亡。今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還親自在克里姆林宮為他授勛。
路透社援引Telegram軍事頻道消息指出,古德科夫是在庫爾斯克州的俄軍指揮所,遭到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HIMARS」多管火箭系統襲擊後陣亡的。不過具體細節,目前還無法獨立證實。
42歲的古德科夫,綽號「維京」(Viking),負責俄海軍的地面和沿海部隊,之前曾指揮俄海軍陸戰隊在蘇梅州(Sumy)作戰。他是自2022年俄烏全面戰爭爆發以來,陣亡級別最高的俄軍軍官之一。
根據統計,從戰爭爆發至今,已有至少10名俄軍高級將領在前線陣亡或遭到暗殺。
古德科夫陣亡消息公布後,已有俄羅斯民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戶外肖像前獻花悼念。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科熱米亞科(Oleg Kozhemyako)也發文悼念,稱他是在「履行軍官職責」時犧牲的,並向家屬致以慰問。
俄羅斯軍事博主「Romanov Light」則表示,古德科夫是俄軍中少數敢於真實向高層匯報戰況的高級軍官之一。
目前,烏克蘭官方尚未對古德科夫陣亡事件做出回應。
【美國6月非農就業新增14.7萬超預期 股市大漲】
再來關注一份剛剛出爐的美國經濟數據。
美國勞工統計局今天(3日)發布了最新的非農就業報告。數據顯示,6月份新增就業14.7萬人,大幅超過華爾街預測的11萬人,也高於5月份修正後的14.4萬人。
同時,失業率降到了4.1%,這是今年2月以來的最低點。另外,6月平均時薪同比增長3.7%,環比也上漲了0.2%。這表示,工資上漲的壓力還不算太大。
從行業來看,新增就業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門,以及醫療和社會服務領域。其中,地方政府的教育崗位增加了4萬個。不過,聯邦政府則因為「政府效率部」推行的削減計畫,減少了7,000個崗位。
雖然這次的數據看起來不錯,但也存在一些隱憂。比如,勞動力參與率下降到62.3%,創下2022年底以來的新低。就業或求職人口減少,是失業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報告一公布,美國國債收益率就迅速上升。市場之前普遍認為美聯儲7月有機會降息,但現在預期迅速降溫。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FedWatch工具,7月降息的概率直接從前一天的23.8%,猛降到只有4.7%。
ClearBridge投資公司的策略主管傑夫.舒爾茨(Jeff Schulze)表示,這份報告基本打消了7月降息的可能,勞動力市場的韌性依舊超出預期。
這一消息也直接帶動了美國股市上漲。今天盤中,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道瓊斯指數也上漲了282點。
聯博集團(Federated Hermes)投資總監凱倫.曼納(Karen Manna)說:「勞動力市場不只是有韌性,更是真正展現了強勁的一面。」
此前一天,ADP私人就業數據顯示,6月就業減少了3.3萬人,一度讓市場緊張。不過,今天政府發布的這份官方報告,徹底打消了大家的疑慮。
【黨媒大篇幅紀念李克強 掀黨內反習風潮?】
中共內鬥激烈,習近平屢傳失勢,7月3日,中共前總理李克強70歲冥誕當天,中共最大黨媒《人民日報》大篇幅刊文讚揚李克強。
文章描述了李克強生平簡歷,說他「積極倡導講實話、辦實事」,「帶頭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等。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黨媒發文紀念黨國領導人僅70周年的冥誕,可謂是前所未有,這也讓更多人聯想猜測李克強的真實死因。
2023年10月底,李克強在上海突發心臟病死亡,終年68歲。當時輿論普遍認為,他的死因不單純,可能死於中共內鬥。
李林一認為,過去六四事件就是從悼念胡耀邦去世所引發的,這篇文章看來又會帶起一波反習效應。
時政評論員岳山對新唐人表示,這次在黨刊發文的作者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曾在黨媒發文,讚揚所謂「改革開放」,被指他對習背離「鄧小平路線」不滿。
岳山分析認為,這不排除習近平現在大權旁落之際,曲青山這些人趁機變相挺李克強,來貶習,意在帶起黨內反習風潮。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黨刊《求是》原本也發布了紀念李克強誕辰70周年的文章,但現在已被刪除,顯示「404」。在求是網也無法搜索到這篇文章。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3日在X平台發文表示,去世的正國級國務院總理逢十紀念是慣例,按說應該開一個座談會,但現在看並沒有這樣的安排,單純發一篇紀念文章,並不意味著政局大變,也不意味著李克強的死因會有新的說法。
有網友就此事在X平台留言說:「這是政治風向標,風向變了。看來10月份真有大事。」也有人說,「看來,他們內部確實在相互奪權,激烈鬥爭!有一個或多個派系是不滿清零大帝的。」
之前,北京的黨內反習人士傳出「秋天有變」的說法,此次黨媒發文紀念李克強是否與此有關,大家拭目以待。
【新疆書記換人 袁紅冰:涉中東局勢變動】
近日,中共突然將軍工系的馬興瑞從新疆黨委書記一職撤下,由無地方主政經驗,但有紀檢和統戰工作背景的陳小江接替,引發關注。
旅澳法學家袁紅冰對大紀元分析說,新疆換書記的背景,和中東地區政局變動有直接的關係。
袁紅冰表示,中共此前在中東地區有兩個主要支點,一個是去年12月倒台的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一個就是伊朗哈梅內伊政權。
參與推翻阿薩德政權的各路起義隊伍中,包括被稱作「東土耳其斯坦」的政治組織所主導的軍事力量,當中絕大部分都是新疆維吾爾族反抗運動的成員。
袁紅冰援引中共體制內人士的消息透露,這支隊伍在阿薩德政權垮台之後,就立刻將攻擊的矛頭轉向中共,制定戰略計劃,旨在專門打擊中共的國家暴力機器。
袁紅冰表示,這引發了中共高層極大的不安和恐懼,於是換上了陳小江。陳小江管過統戰,也當過中紀委的副書記,中紀委其實是中共當代最大的恐怖主義的特務組織。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馬興瑞是中共黨魁習近平提拔重用的軍工系大員,且是彭麗媛的山東菏澤鄆城老鄉;卸任後仕途命運尚不明朗。
現年63歲的陳小江仕途發跡於中共水利部,與中共元老、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有著多重深層淵源。
過去幾任新疆書記,大多之前有主政一方的經歷,而由中央系統空降的陳小江,僅曾任遼寧省紀委書記一年。
外界猜測陳小江將在中共二十一大晉升為政治局委員。
【俄情報:中共或將進攻西伯利亞而非台灣】
再來關注一則可能影響全球局勢的最新消息。
一份來自俄羅斯情報部門的泄露文件顯示,中共真正的軍事目標,可能不是大家以為的台灣,而是資源豐富的俄羅斯西伯利亞。
日前,哈佛大學學者、國際商業問題專家約翰.洛納根(John Lonergan)在《國會山》發表文章,指出相比台灣,西伯利亞的風險更低、回報更大。現在已經能看出端倪,北京正在把戰略重點,從東南沿海往北轉,盯上了俄羅斯遠東地區。為什麼?因為打台灣太難,代價太高,而且還得面對美國和盟國的強大防線。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023年曾做過兵棋推演,發現中共如果攻打台灣,很可能遭遇慘敗,會損失大量兵力和裝備。去年,彭博經濟研究所也警告,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全球經濟恐怕要蒸發10萬億美元。更關鍵的是,台灣在半導體生產的主導地位意味著一旦斷供,中共的高科技產業也將遭到重創。
相比之下,西伯利亞簡直像個「資源寶庫」。石油、天然氣、稀土、淡水,全都有。特別是貝加爾湖一地就儲藏著全球20%的未凍結淡水,對飽受水資源困擾的中國北方省份極具吸引力。
洛納根指出,俄烏戰爭讓俄羅斯把大量軍力調往西線,遠東防務幾乎是空的,根本擋不住中共現代化的軍隊。這份被洩露的俄羅斯情報文件,還暴露出莫斯科對中共滲透西伯利亞越來越擔憂。中共不僅在當地招募科學家、竊取軍事技術,甚至在官方地圖上,悄悄地把符拉迪沃斯托克標注成了「海參崴」,暗示自己對這片土地擁有歷史主權。
洛納根還分析說,中共可能會仿照俄羅斯打烏克蘭時的說法,把對西伯利亞的軍事行動包裝成「有限特別行動」,說是為了「保護資源和國家利益」,以此來減輕國際壓力。
他還提醒,到了2027年,共軍很可能就準備好打一場大規模戰爭。而俄羅斯在經濟上越來越依賴中共,到那時,北京真動手,莫斯科可能也只能忍氣吞聲,毫無還手之力。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